“无糖”≠“无负担”

代糖背后的健康隐患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此时没有什么比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更能温暖身心了。而冰镇饮料便是火锅的最佳拍档,其中无糖饮料更是备受青睐——冰爽气泡裹着甜意滑过喉咙,既解渴又不用担心糖分过高;健身房里,刚结束锻炼的健身达人也常选择一瓶无糖饮料来缓解疲劳,觉得“零热量”就等于“零负担”。如今,“无糖”“零卡”已然成了食品界的“健康通行证”,可这份所谓“没负担的甜”背后,却藏着阿斯巴甜、安赛蜜这两个代糖“健康刺客”。

  一、代糖的套路与伪装

  我们的舌头上都有味蕾感知甜味,当味蕾接触到蔗糖或代糖时,都会向大脑发送“甜信号”,促使胰岛素分泌。不同的是,蔗糖会提供真实的热量,代糖却堪称“空手套白狼”——只传递甜信号,不提供热量。时间久了,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会出现“过剩”,细胞也会逐渐对胰岛素产生耐受,进而导致血糖调控出现问题,引发低血糖、内分泌紊乱等健康隐患。这就像消防员反复接到假火警,次数多了,应急系统难免出现故障,各类健康问题便会找上门来。

  二、阿斯巴甜——2B类可能致癌物

  人们的肠道如同一个小社区,里面居住着各种有益菌和有害菌,有益菌助消化、合成营养,而有害菌却只会搞破坏。阿斯巴甜和安赛蜜恰恰会帮有害菌“扩张地盘”,导致不少人出现腹胀、便秘等不适症状,就医检查却查不出具体原因,其实正是这两个“健康刺客”惹的祸。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阿斯巴甜归为2B类可能致癌物,虽不是喝了含2B类可能致癌物的饮料就致癌,但仍需警惕,且它有每日安全上限(不超过40毫克/公斤体重),60公斤的人一天饮用超过3罐无糖可乐就可能超标。

三、回归健康的饮食生活

  我们无需将无糖饮料视作“毒药”,但也千万别将其奉为“健康救星”。世界上从来没有“没负担的甜”,为了健康,大家可以慢慢从含糖饮料过渡到“保温杯里加枸杞”“温水泡陈皮”等天然饮品,既好喝又清淡。其实,吃一顿营养丰富的火锅后,喝一杯解腻的淡茶远比喝冰镇饮料更安心,所以别再被“无糖”“零卡”迷惑了。

  最后送一段口诀助你牢记:无糖饮料别乱夸,代糖藏着小“坑洼”;阿斯巴甜有风险,安赛蜜也别轻拿;骗胰腺、乱肠道,味觉被绑离天然;看配料、选植物,凉白开才真舒服!

(范文强 常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