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的价值与路径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刘小娟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是一个重要而深远的教育议题,它在提升思政教育育人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党的奋斗历程和优良传统。

  一、红色资源的内涵与价值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践和探索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它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血脉。将这些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首先,红色文化资源为思政课注入活力。红色文化资源如同源头活水,为高校思政课注入满满活力。当它融入高校思政课堂,丰富生动的素材便源源不断涌入。有助于改变传统思政课的抽象理论灌输模式。如讲述长征精神时,引入红军战士翻雪山、过草地的具体故事,让学生直观感受红军战士的坚韧意志与坚定信念,使思政课从枯燥说教转变为鲜活的历史呈现,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其次,红色文化资源培育价值观。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塑造至关重要。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我、英勇献身,他们展现出的无私奉献精神与爱国情怀,能够引领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多元文化冲击下,部分大学生价值观迷茫,红色文化资源能以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坚定理想信念。

  最后,红色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彰显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与智慧结晶。高校思政课引入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发展脉络与独特魅力,认识到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自信。面对西方文化冲击,学生能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力量,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路径

  将红色实践融入思政课堂是一种创新且富有意义的教学方式,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还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对于培养新时代青年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和奋斗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丰富教学内容。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将经典战役、英雄事迹、革命遗址等融入思政课教材。如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加入本地红色故事,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地域特色与历史底蕴。教师还可收集整理红色文化研究成果,补充前沿学术观点,拓宽学生视野。另外,还可结合时代热点,在思政课程理论讲授中穿插主题实践汇报,如“百年党史话辉煌”“共同富裕之我思”等。

  其次,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红色文化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为例,探讨革命道路探索的艰难,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情景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创设历史情景,如重现遵义会议场景,让学生角色扮演,增强体验感。采取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红色实践中的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并派代表进行汇报,促进课堂互动和团队协作。开展多样化的红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地观察和聆听讲解员的讲解,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鼓励学生围绕红色文化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红色主题演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红色影视作品进行播放和赏析,引导学生从影片中汲取精神力量,学习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邀请老革命家、专家讲座,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最后,提升教师素养。教师作为思政课主导,其红色文化素养影响教学效果。高校要组织教师参加红色文化培训、学术研讨,到红色教育基地学习考察,提升教师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与研究能力。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深入研究红色文化,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丰富滋养,将红色实践融入思政课堂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高校教师应充分认识其价值,通过多种路径将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思政课,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