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加强“四史”教育的实践路向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王辉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这为新时代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指明了方向。高校加强“四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促使其辩证看待我国历史,从而进一步坚定其理想信念,传承良好的革命精神和品质。

  一、统筹规划“四史”教育工作

高校要在党中央“四史”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充分认识“四史”教育的现实价值与重要意义,做好“四史”教育工作的部署和规划,并加强宣传工作,形成“四史”学习长效机制。具体包括做好师生“四史”学习动员工作,引导全校师生正确认识“四史”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校师生的“四史”学习热情;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做好“四史”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促使“四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从而使“四史”教育贯穿思政教育全过程,并积极实现“四史”教育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

  二、建设“四史”教育教师队伍

  “欲育人,先育师”,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起着主导作用,而高校思政教师队伍无疑是讲好、讲透“四史”的主力军。因此,高校要以“六要”新标准为方向指引,从思想政治、职业素养、师德师风以及爱生育人四方面加强教师培育。如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授课,鼓励教师通过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增强教师思想觉悟、提升教师教学技能、深化教师思想境界,培养出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此外,思想政治教师要主动作为,激发自身内驱力。如要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增强自身的学识积淀,自觉肩负起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时代重担,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四史”教育作为必修内容,将对“四史”知识的所学所悟运用到日常教学之中。

  三、挖掘“四史”教育特色载体

高校要深入挖掘“四史”教育的特色化、多样化载体,拓展教育路径和渠道。人物是历史长河中最为鲜活的元素,在开展“四史”教育时教师要以“四史”中的人物为载体,深度挖掘其背后故事,用故事诠释思想,用事实讲道理。思政课教师还可以把现代媒体作为开展“四史”教育的载体。以现代媒体呈现“四史”教育内容,既迎合了学生的认知习惯,又增强了学生对“四史”认识的深度。如将与历史人物相关的红色影片、纪录片和电视剧引入课堂,用更加直观的方式讲“四史”。此外,高校思政课教师还要不断扩充“四史”内容,寻找最能激发学生认同感的教育载体。如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挖掘学生家乡的红色名人,并结合学生身边的一些优秀榜样诠释红色基因的传承,以此拉近“四史”与现实、历史人物与学生间的距离,从而使思政教育更为具象化。

  四、创新“四史”教学方法手段

“四史”教育理论性强,且一些史料较为枯燥和抽象,倘若以单一的讲授法实施教学,往往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创新“四史”教育的方式和教学方法。一是要用好短视频、微博以及多媒体等新时代网络及信息手段,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增强教育方式的时代性,以提高学生的吸引力。二是要采用角色扮演等方式,组织学生对“四史”中的一些经典片段、英雄人物故事进行排演。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历史环境、深度把握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分析历史人物的形象,通过“走进历史现场”的方式,让学生与英雄人物对话,从而在此过程中加深对中国历史的认知与理解,激发爱国情感。三是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如,开展“四史”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宣讲本土红色历史、参观革命纪念馆、开展“四史”征文等,或举办红色情景剧大赛、学生讲思政课大赛、红歌传唱大赛等活动,以调动学生“四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要鼓励学生自学,如将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故事及事迹制作成短视频或PPT,并分享体会与感悟。

  作者系武汉商学院讲师

本文系武汉商学院2021年校级科学研究党建思政专项项目:高校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路径探究(项目编号:2021KZ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