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报名
4月3日,市中心医院东院区发出驰援上海抗击疫情的倡议。
听到这个倡议,郭战萍的第一反应是:“我要报名!”
没有一点儿犹豫,郭战萍第一时间向组织上递交了加入驰援上海队伍的申请,并焦急地等待组织批准。
当天,郭战萍接到批准出征的消息时,心中止不住一阵激动:随队出征上海,这是何等光荣!豫沪同脉,风雨同担,患难见真情。
包机直飞上海
经过交接班、打理行装等准备,4月6日早上7时,郭战萍与同事李斐、王景莲一起到市疾控中心报到。该中心检验科副主任徐国超早已准备好了需要携带的PCR扩增仪、电脑和试验耗材等在那儿等着他们。
郭战萍与市疾控中心等23家医疗卫生单位派出的队友组成30人的新乡市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他们到达郑州与其他地市队伍会师,组成河南省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乘坐包机飞往上海。路上,父母和同事简单朴素的叮咛一直萦绕在郭战萍耳旁,飞机起飞的那一刻,她心中既忐忑又充满期待。
经过两个小时的飞行,郭战萍一行抵达了上海。他们落地后把行李放在酒店,就马不停蹄地赶往气膜方舱实验室所在地——青浦区MAX体育公园。
自建工作场所
由于缺乏志愿者,他们需要自力更生建设实验室。
在河南省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领队李刚的带领下,郭战萍与队友们一起搬运物资、搭建帐篷、连接仪器设备、打扫卫生,开展实验室与场地消杀等工作。
对带过来的PCR扩增仪,他们自己安装,重新设置与现有试剂匹配的程序模板,一点儿也没有耽误工作。
经上海市有关部门验收后,4月9日,他们正式开始了在气膜方舱实验室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河南省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主要负责青浦区、静安区、宝山区等区的样本,每天的样本量非常大。新乡队在检测二舱气膜实验室工作,郭战萍担任三区—扩增区组长。
由于扩增过程需时较长,每台扩增仪每扩增一板需要1小时25分钟,因此扩增工作必须分秒必争,一刻也不能停,否则会影响全队的结果上报时间。上机扩增、结果判读、审核结果、阳性及可疑结果的复查,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有丝毫马虎。提前一分钟上机,就能提前一分钟发现阳性病例,上海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就能提前一分钟隔离阳性病例,减少病毒的传播蔓延。为此,在每天的工作中,郭战萍和队友们不断讨论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商讨解决方案,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检测效率。
队员不辱使命
在援沪期间,郭战萍同时担任河南省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的物资保障员,负责实验室物资和队员生活物资的统计和上报工作。每天结束检测任务回到酒店后,统计各队队长上报的所需物资,查看队员们所需生活物资情况,与仓库工作人员沟通,汇总整理后上报给主管领导。
郭战萍的同事李斐负责样本接收工作,当一辆样本转运车到来后,她立刻拿起工作手机对箱子上的转运码进行扫描,做好接受样本登记,拿起酒精喷壶消毒。样本数量非常大,每接收完一批,都必须立刻把样本运送至样本制备区。在样本接收工作完成后,李斐又到二区帮忙,进行加样工作。
王景莲负责医疗废物转运和处置工作,在核酸检测过程中,实验室各区不断产生大量医疗废物,她一趟一趟往返于实验室与高压灭菌器所在的帐篷之间,把打包好的医疗废物运送过去进行高压灭菌。医疗废物经过高压灭菌后,才能放在暂存处等待专车转运。由于往返次数较多,防护靴套容易磨破,因此必须穿两层靴套。上海当时的气温已达32°C,在室外穿着防护服又闷又热,经常是汗流浃背。王景莲每天要连续工作12个小时~14个小时,工作结束脱下防护服时,发现防护服早已湿透,紧紧地贴在后背上。
经过39个日日夜夜的奋战,河南省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共检测样本1295873管,新乡市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共检测样本195625管,圆满完成援沪任务,为上海市疫情防控初步取得阶段性胜利贡献了河南力量。
5月14日,河南省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乘坐包机返回,郭战萍和队友回到新乡时受到家乡人民高规格的迎接,大家感动得热泪盈眶。之后按照有关规定,郭战萍和队友进行为期14天的统一集中隔离。在援沪抗疫期间,郭战萍和队友经历了许多暖心瞬间和感动时刻,这将是他们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记忆。
(李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