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
      

防汛抢险的一双“眼睛”

□本报记者 郭书武

郭嘉毅是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6月份开始在上海实习。在我市7月份的抗洪抢险中,他运用信息技术,为抗洪抢险特别是援助方面提供了很多及时的信息,成为抗洪抢险中的一双“眼睛”。

汛情发生后,在上海实习的郭嘉毅看到新闻很是揪心。晚上他辗转反侧,思考着怎样为家乡做些事情。想了很久之后,他决定建立一个“汛情信息递送”微信群,在求助者和援助者之间搭建一个桥梁,沟通双方信息,提高援助效率。

郭嘉毅再也睡不着,翻身起床打开电脑,通过在线文档手动统计微博上的求助信息。一条条信息筛选,一个个电话求证,尽管低效,但是他锲而不舍。在郭嘉毅看来,每一条求助信息背后都是一个或多个鲜活的生命。

郭嘉毅的工作流程分为三步:搜集信息、核查信息和校对信息。通过搜集求助信息填写进云文档,重点核查云文档以及群中的求助信息;通过区域划分,将最终文稿由团河南省委组织的防汛青年突击队传至相关部门及救援队;防汛救助部门可将相关信息以表格形式导出,方便信息筛查和迅速应对,大大提高了灾情的救援效率。

随着工作的进行,各个志愿团队不仅需要统计求助信息,还需要对物资需求与供给进行统计和对接。在接下来的几天,郭嘉毅所组建的“汛情信息递送”群,实时发布相关信息,信息表格从100条增加到5000多条,并及时发送给团新乡市委以及团辉县市委的负责同志。

郭嘉毅忙完白天的实习,晚上回到宿舍就开始整理信息,熬夜到凌晨四五点是经常的事。当“汛情信息递送”群内人数逐渐增加到480人时,庞大的信息量让他力不从心,但他仍然咬牙坚持了下来,他说:“自己多一分努力,家乡就多一分平安。”

郭嘉毅整夜都泡在手机、电脑前,一个接一个不停地核实有关信息。每天工作的间隙,他都要扫一眼手机,唯恐有遗漏。晚上休息时,他也会突然惊醒,看一下手机确认有没有新的困难需要解决,担心因为自己回复信息不及时而耽误救援工作进展。尽管精神一直处在紧绷状态,没有睡过一次囫囵觉,但看到四面八方赶来支援家乡的救援队,他感觉特别温暖。

据不完全统计,从7月20日开始到7月30日结束,郭嘉毅向政府有关部门统计报备救援队、社会组织等278个,救援人员3329人,救援车辆720辆,各类舟艇444艘。由于他及时提供了相关信息,各个救援队完成援助任务2121次,转移群众45712名,转运食品等物资近23万件。

郭嘉毅的事迹先后被《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和学习强国等40余家媒体报道,省教育厅表彰他为“河南省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优秀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