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理论宣讲员如何提升理论宣讲能力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闫珊
基层理论宣讲是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一环,承载着打通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任务。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基层单位、宣讲主体和宣讲受众相互配合、共同参与才能完成。作为一名基层理论宣讲员,要明确自身职责定位,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升理论宣讲能力,才能使理论宣讲工作更加生动、有效,更好地满足基层干部群众的学习需求。
当前,对基层理论宣讲存在以下误区:一是基层单位重视程度不够。把宣讲工作看作是形式上的任务,只是为了完成一定数量的宣讲场次,缺乏系统的良性的工作机制,致使宣讲效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宣讲员专业素养不强。缺少对受众需求的前期调研、宣讲过程的组织设计、宣讲效果的科学评估等,造成理论和实际脱节,无法实现满足群众需求的有力衔接。三是宣讲客体的认知限制。对理论宣讲持漠视态度,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错误想法,缺乏理解、探析、运用理论的热情。
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既需要实践探索,也需要理性反思,那么,基层理论宣讲员如何提升理论宣讲能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基层理论宣讲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创新理论、大政方针政策,要从内心深处认同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重要性,要有坚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既要有对时代精神的把握,也要有对现实问题的关切,同时还要重视个人品质的提升和内涵发展,能够从宣讲内容中找到合适的着力点,运用通俗易懂、自然生动的大众话语把理论讲活、讲透、讲深、讲实,真正发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基层实践的作用。
明确目标受众,精准定位主题。基层理论宣讲员要准确把握宣讲主题,包括政治方向、理论要点、思想内涵、任务要求等,更要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选取能让目标受众容易接受的“小话题”来阐释背后的“大道理”。这就需要宣讲员除了在理论专业领域下功夫外,还要深入乡村、街道、社区、工厂等,了解基层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挖掘基层生产一线的感人事迹和道德模范作为理论宣讲的素材,建立起与受众之间的沟通桥梁,从而吸引受众愿意听进去,能够听得懂并有所收获。
注重互动交流,丰富宣讲形式。基层理论宣讲员要变单向“灌输式”宣讲为双向互动式交流,制定出符合不同受众理解能力和接受习惯的宣讲策略,要增强问题导向,灵活地运用多种宣讲手段,如故事化演绎、案例分析、问答讨论等,增强宣讲的互动性、实效性,只有让宣讲受众充分地参与进来,才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激发基层干部群众的学习兴趣。
强化团队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基层理论宣讲员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充分利用团队协作,积极参加宣讲培训、理论研讨、社会实践活动等,持续提高个人的宣讲技巧和沟通能力,在参与公益服务、志愿活动中,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行动中来。通过组织团队协商、讨论活动,及时分享宣讲经验,增进宣讲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启发,优势资源的共享可以扩大宣讲的受众面,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科学评估反馈,及时调整完善。要对宣讲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反馈,如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使宣讲员掌握受众对宣讲内容、方式、效果的满意度,了解受众对宣讲的需求与改进建议,有利于帮助宣讲员及时调整完善宣讲策略,找到宣讲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也为组织宣讲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始终与受众需求保持同步,实现良好的宣讲效果。
综上所述,基层理论宣讲员要善于把握基层理论宣讲的特点和规律,精准聚焦群众需求,加强宣讲队伍建设,打造宣讲特色品牌,使基层理论宣讲发挥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的作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作者单位:中共济南市济阳区委党校(济阳行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