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服务“沉”下去 商户增收“实”起来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李经理,你教的烟柜调整方法真管用,我为顾客找烟快多了,老顾客复购明显增多,连饮料都好卖了。”日前,卫辉市利民烟酒店店主刘女士从老远就迎上烟草客户经理,满是对半个月来生意的认可。客户经理笑着回应:“你们经营顺了,我们工作更有干劲。”这一幕,是新乡市烟草公司卫辉市分公司(以下简称卫辉烟草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规范服务让客户更满意”活动为契机,推出“驻店指导、拓展经营、跨店联合”组合式服务,破解零售难题的缩影。这些举措不是纸上文字,而是卫辉烟草公司与商户的真诚互动,最终化作更科学的陈列、商户更稳实的经营底气,以及他们的舒心笑容。

驻店指导解急难

  针对商户“陈列乱、顾客找不着”“沟通被动、留不住客”的痛点,客户经理到一线开展驻店指导,送“一对一”上门服务。

  半个月前,卫辉市利民烟酒店店主刘女士对着杂乱的烟柜犯愁:“顾客总问‘有没有哪款’,我翻半天找不着,顾客就走了。”客户经理李玉玲通过驻店观察,指出关键问题,当场给出方案,“按价排序、同品牌集中,用展架摆造型,显眼又好拿。”半个月后,烟柜调整的效果清晰显现,这才有了开头刘女士笑着向客户经理报喜的一幕。

  农村集市阳光超市店主老周性格内敛,总等顾客问价,不少人转一圈就走了。客户经理李庆江陪他模拟沟通:“想买点啥?新品买包尝尝?”老周起初不好意思,练了几次后渐入佳境。一个月后,老周微信报喜:“敢主动打招呼了,新品也有回头客,心里踏实多了。”

  驻店指导服务既破解了烟柜陈列乱、与顾客沟通的难题,更让商户从“愁销量没底气”的困境中挣脱出来。

拓展经营助增收

  围绕商户“品类单一、没特色”的痛点,客户经理先调研再找差异化方向,推动店铺业态升级。

  7月,玉杰便利店店主马玉杰对着客户经理董健叹气:“店在比干庙景区旁,旺季游客多,可除了烟和水,没东西能够留住顾客。”刚跑完景区调研的董健建议:“可以增加一些特色造型钥匙扣、书签和本地特产礼盒。”

  半个月后,马玉杰兴奋来电:“纪念品基本卖光了,生意好多了。”

  规模不小的诚信名烟名酒店缺乏特色,店主孙先生向董健诉苦。董健说:“有家企业想做定制商务礼盒,我帮你牵线。”孙先生担心定制麻烦、量少厂家不接。董健很快带企业负责人上门对接,半个月敲定订单。后续回访,孙先生笑言:“多亏你,多了一条稳定增收路,企业客户还优先找我采购。”卫辉烟草公司从不是空提建议,而是用“小批量试错”“主动牵线”帮商户降风险,让差异化从想法变实效。

跨店联合聚人气

针对节假日促销乏力、缺货调货慢的问题,卫辉烟草公司牵头建立联合经营机制,让商户“抱团”经营。

  5月初,零售座谈会上,公平超市王女士抱怨:“单店促销没人气,客流上不来。”幸福烟酒店张先生附和道:“缺货调货慢,顾客全走了。”

  客户经理李玉玲提议:“附近店联合起来,统一活动、共享资源。比如‘满100减20’,跨店通用,缺货其他店铺也可调货。”张先生关心成本,李玉玲递测算表:“物料咱们可以实行AA制,配送车合租,单店成本降不少,还能共享客源。”

  于是,5家店推出联合活动。没几天,王女士拉着李玉玲报喜:“现在店里人气比以前旺多了,一起做活动比单干热闹不说,经营还省心。”

  联合经营机制是把“单打独斗”通过资源共享降成本、客源互带聚人气、缺货互调稳生意,最终让活动聚起的人气,转化为营收增长。

  从驻店指导细节优化,到拓展经营业态创新,再到跨店联合资源整合,卫辉烟草公司始终扎根商户实际需求,各项服务绝非停留在口号层面,而是真正转化为看得见实效、能批量推广的可落地、可复制增收方案。如今,“有新想法就找卫辉烟草公司”,已成为当地零售商户的共识。

  未来,卫辉烟草公司将继续倾听客户需求,用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让零售商户把日子过得更红火,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