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美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郑立

  少时的梦想,是争取跳出农门,改变命运。城市,成为我站在村口遥望的远方。

  只要有机会、有时间,我就努力读书学习。那时的农村,一年中有4个假期,除了寒暑假还有麦假和秋假,这两个假期很短,大概一周左右,专门用于农村收麦和秋种。在麦假里,尽管大热天,但树荫下我捧着书看得津津有味;上课时尽管老师讲得满头青筋、口干舌燥,我却在课桌下偷偷读书。我第一次感到文字很美、很好,是读书时看到一句话这样写道:“皎洁的月儿升上了天空。”“皎洁”两个字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月亮也变得更亲近更有魅力了。

  关于读书,每个爱读书的人内心都会有“三更有梦书当枕”的感受。这句话曾令我神往:枕边尽是自己喜欢读、喜欢看的好书,读书人的至乐也。后来长大了,才慢慢懂得,诗句代表的其实是渴望日夜与书相伴的心情。世上的书种类繁多,即使再爱读书的人也不可能将书读完。小时候我曾有志向:要把著名的文学作品全读一遍。后来才知道那是自己的幼稚,用瓢舀海水,怎可能穷尽?且越来越体会到,读书要紧,要是能在最需要的时候读到一本影响自己人生的书更是一种幸福。一个人身上有书卷气,会被人称赞“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卷气是学识涵养、理论功底的外显,保持读书的习惯,善于从文字中汲取营养,不仅能增强思辨能力,还能陶冶心性和情操。书卷气强,遇事有静气、行事有朝气、干事有灵气,提升书卷气,能荡涤身上的戾气、傲气和俗气。

  时间的如椽之笔,横平竖直书写着人间正道沧桑。到了中年,我才学会做人生规划,而每年读书和写作成了新年规划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新年规划代表着一种决心,不是日常轻易做到的事儿。身边有一位有着同样爱好的文友说:不一定是为了要成为作家才去写作,而是要用文字去温暖人心。这句话,使我茅塞顿开。一位文学前辈说过:“文学最终是一件与人为善的事。”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古人写文章讲究“文脉”,即有见解、有真情,气脉流动,一气呵成。但“文脉”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工作之余和闲暇之时,我将工作心得和生活感悟用文字表达,用文字走进身边一个个看似平凡却各不相同的人生。稿件刊发后,我拿着报刊与他人分享,有的人看到平凡的自己被他人所认识和认可时,脸上浮现出喜悦和羞涩的表情,至今历历在目。

  文字之美,常藏于细微之处,它能让人的内心更丰盈更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