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价值意蕴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赵辰龙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通过百年的不断奋斗与成就,不断坚定历史自信,保证党自身的先进性,帮助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党史观,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保证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先进性
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其坚定的历史自信不仅是实现长远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是其先进性所在。这分自信源自于党领导人民走过的百年历程,更来自于对未来目标的坚定承诺与执着追求。先进政党应具备引领历史前进的能力,这一点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总结历史上的丰富经验,我们能够洞察历史发展的脉络,把握时代的脉搏,进而在理论创新上不断突破,确保党的全体成员对历史的认识达到统一和高度认同。这样的政党,能够将历史自觉转化为推动社会向前迈进的强大动力,成为历史自信的坚实基石和实践者。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深知坚定历史自信对于保证自身先进性的重要性。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只有通过不断回顾和审视历史,才能明确前进道路的方向,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确保不迷失方向。“对历史规律的认识越深刻,历史自信的表达越深沉”。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历史自信与深刻认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实践,无论是面对革命时期的严峻考验,还是和平建设时期的艰巨任务,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其历史自信的坚不可摧。这些历史经验为党的历史自信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同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正是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面向未来的使命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这句话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中,仍然需要坚持和深化其历史自信。在新时代背景下,坚定历史自信实际上是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对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对一个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只有坚定了历史自信,才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保持正确方向,才能明确未来奋斗的方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继续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正因为如此,每一位党员和干部都应深刻理解和实践历史自信的内涵,将其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力量。
二、帮助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党史观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我们面临着多种多样的社会思潮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历史虚无主义这一有害思潮,它试图通过否定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在全党和全社会范围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党史观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一个政党如果能够正确看待历史,就能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反之,如果缺乏科学的历史观党史观,那么就可能被错误的信息所误导,甚至会导致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受到损害。要想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党史观,我们必须培养一种坚定的历史自信。这种自信不是盲目自大,而是基于对历史事实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只有当我们对历史有足够的自信时,才能做到全面、科学地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才能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养分,而不是被那些歪曲和篡改历史的言论所左右。从前苏联和苏共的历史发展来看,在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下,前苏联的丰功伟绩和民族英雄的形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纠正,前苏联共产党和政府对历史的信心不足,才造成了后来的崩溃。前苏联的例子在中国共产党看来不仅成为了一个沉重的历史教训,而且被视为极其珍贵的反面案例,用于警示和教育全党。当前,我们国家有些历史虚无主义者不顾事实真相,对党的光荣历史、英雄人物进行恶意歪曲、诋毁,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后果。所以,只有坚定历史自信,用唯物史观来指导实践,才能防止走前苏联的老路,才能有效地防止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中国共产党要在这场斗争中占据领导地位,增强历史自信,确立正确的历史立场,才能构建起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防线。社会各界应建立起对历史的基本信任,广大群众要在不断的历史学习中巩固历史记忆,增进历史共识,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和党史观。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确保党的光辉历史和革命传统得到传承和弘扬,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三、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历史自信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自我确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一种心理认同。回看中国5000余年辉煌的文化历史和鸦片战争后180多年的近现代中国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民族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落差,这也使我们更加迫切地想要重塑历史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愈发宽广。如今,我们拥有了更为成熟和先进的政治制度,更为坚实的经济基础,以及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和实现路径。这种自信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它深深植根于中国共产党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卓越的历史成就之上。“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分自信,既是对过往辉煌历史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它源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对已有奋斗成果的认可,对未来任务实现的决心。历史自信正是这样一股精神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心理认同,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如今,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我们更需要坚持和发扬这种历史自信,将其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奋勇前进。通过不懈努力,我们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实现,中华文明将再次焕发出璀璨光芒。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