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铸魂育新人 奋进新时代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龙倩 高丽明

  在当今风云变幻的时代潮头,全球发展格局正经历着深刻重塑,各国在科技与人才方面的竞争愈发激烈。与此同时,社会需求也发生着急剧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驱动着对高质量教育、医疗、环境等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社会发展急需大批具备创新思维、跨学科知识与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传承文化的主阵地,承载着前所未有的重任。而高质量党建是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能够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依托组织建设夯实高校发展根基。高校党委肩负着引领学校前行方向、统筹各方发展的重任,做好顶层设计是确保党组织在学校各项事业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定盘星”。从统筹全局的学校党委,到承上启下的院系党组织,再到扎根一线的基层党支部,各级党组织精准且高效地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落实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的细微之处,为学校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高校党委通过科学决策和有效监督,确保了党和国家政策的落实,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院系党组织则紧密结合学科特点,积极推动党性教育与专业知识的双向渗透,提升师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基层党组织作为最接地气的力量,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也是激发教职工积极性和创新活力的关键环节,真正将党的理念贯穿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时代新人成长。精心打造校园红色文化景观,营造沉浸式的教育场域。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段段详实的文字记载,将中国共产党从萌芽到壮大的辉煌历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仿若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进行心灵对话。通过“VR+红色教育”等新方法,全方位还原重大历史事件,成为师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打卡圣地”。常态化开展校园红色主题活动,为育人拓宽多元渠道。举办红色故事演讲会,邀请学生轮流登台讲述英雄烈士的感人事迹,让爱国情怀深深扎根。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组织师生踏上红色之旅,奔赴井冈山、瑞金等革命圣地,实地探寻先辈们战斗、生活过的地方,亲身感受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研学中,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老区发展贡献力量,将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厚植爱国情怀,让红色文化在校园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党建引擎驱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在高校科研的奋进之路上,党组织充分发挥引领聚合之力,成为推动科研跨越发展的关键引擎。一方面,积极牵线搭桥,为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搭建起紧密合作的桥梁,深度构建产学研融合模式。高校党委主动出击,联合多方力量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定期举办产学研对接会。在这些交流平台上,专家学者、企业技术骨干齐聚一堂,围绕行业痛点、技术瓶颈共商解决方案。校企双方共享研发资源,高校科研人员深入企业了解实际生产需求,企业为高校提供实践基地与资金支持,合力攻克难题,助力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落地,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大动力。另一方面,传承党内科研帮扶机制。党员导师带徒传承科研薪火,经验丰富的党员导师与年轻科研人员结成帮扶对子,从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到论文撰写,全方位悉心指导。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由高质量党的建设工作开启国家教育战略目标的新篇章,高校应牢牢把握高等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积极探索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机制,让党旗始终飘扬在教育事业发展的前线。

  (作者龙倩系南昌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辅导员、讲师,高丽明系南昌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本文系2024年度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研究”(编号:24DJQN0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