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盛满乡情的饸饹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郭在伟(获嘉县)
我的老家是豫北小城获嘉,家乡有一种特色面食叫饸饹条。你要问,在外地的获嘉人,回家最想吃什么?估计所有人都会告诉你,当然是一碗香喷喷的饸饹条了。
小时候,最喜欢跟着父母去县城赶会。不为别的,就为那一碗馋了好长时间的饸饹条。
那时,父亲在县城做小生意,每当县城有会,都要去。只要赶上星期天不上学,我就缠着父亲和他一起去。到了会场,父亲忙他的,我就坐在那里盯着太阳。因为,什么时候太阳升到正当空,父亲就会说,走,吃饭去。听到这句话,我二话不说,一跃而起,欢快地跟着父亲朝会场外面走。
小时候,吃饭没有太多的选择,但凡在县城吃饭,就是饸饹条。一碗饸饹条当时只有5毛钱,有肉有面有汤,寒冷的冬天,热气腾腾的一碗饭管饱,在那个吃食还不丰富的年代,还有比这更美的事吗?现在想想,这一碗饭能占领获嘉大众的胃,价格亲民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吧。
会场大门的旁边,有一个塑料布搭起的大棚,棚里支着几口热气腾腾的大锅,一锅下面,一锅是卤。县城的饸饹条一般都是驴肉卤,看着那肥瘦相间的驴肉丁在卤汤里翻滚,谁能不流口水?
师傅将用碱水和好的面团放入特制的饸饹床子里,用力挤压,一条条粗细均匀、筋道滑爽的饸饹面便如丝般落入沸腾的大锅中。几分钟后,面条便煮熟捞出,浇上精心熬制的驴肉卤,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饸饹条便呈现在眼前。
虽然是普通的一碗饭,却能让我大快朵颐,回味悠长。以至于后来到郑州上班,童年记忆里那一碗饸饹条还常常出现在梦中。
有一天,出去办事,突然发现街头有一个小店的招牌上写着“正宗饸饹面”,大喜,进去要了一碗。可当老板将面上来,却发现不是我心心念念的饸饹条,而是省内另一个城市的饸饹面。虽然味道也不错,但却找不到我心中的家乡味道。
后来,我出差去过河北、山西,也品尝了当地的饸饹面,还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其他地方都叫饸饹面,只有获嘉叫饸饹条。但不论哪个地方的饸饹面,不论做得多么好吃,我都没有找到小时候吃饸饹条的那种感觉。
于是,就经常盼望着回老家。每当有假期,别人都想着去外地游玩,我的目的地只有一个:回老家,吃饸饹条!
即便现在,获嘉的饸饹条店面也都不大,或临交通要道,或在小巷中,很随意地开在你能找到的地方。门头装修也普通,店里的桌椅也极其平常,有些店连包间也没有,但不影响这些店食客如流。每到饭点,都不好找座位。到了周末,还有些旅居外地的获嘉人呼朋唤友,专程开车来吃这一碗饸饹条。
一进门,就有人迎上来问,几碗饭?要粘的还是利的?粘的不过水,利的过水。记住,在获嘉管饸饹叫饭,不叫面,如果你向店家说下一碗面,那你一定是外地人。
得到确定的答复后,后厨的师傅开始下饭,现在已经没有手工的饸饹床了,都是电动的。饭下好后,师傅浇上卤,端到客人面前。那卤,可是饸饹条的灵魂所在,选用上等驴肉,加入秘制调料,细火慢炖,直至肉质酥烂,汤汁浓郁。每一桌都有一盆切好的韭菜丁、蒜瓣和辣椒,客人根据自己的口味调配。浓郁的汤汁配上鲜绿的韭菜,那真叫一个赏心悦目。
我迫不及待挑起一筷子饸饹条,一入口,就感觉一股清气走遍全身,只有一个字,爽!再吃一口蒜瓣,那叫一个上下通透。那面,软而不粘、香而不腻、温而不烫、筋道而不硬,每一口都是对味觉的极致诱惑,与驴肉的鲜香相互交织,构成了难以言喻的美味。
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与烦恼似乎都随着那袅袅升起的热气消散,留下的只有满满的幸福感和浓郁的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