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传承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孙欣然

  引言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财富,对于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参加者,其知、情、意、行方面的表现直接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成果。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核不仅能够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精髓,还能帮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促进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是时代与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旨在探讨红色文化传承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策略,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融合路径和措施。

  一、思政教育融入红色文化因素,创新教学内容

  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红色文化因素深度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创新了传统思政教育模式,更深刻塑造了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首先,要积极在课程教学内容中挖掘红色文化元素。教学过程中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元素,如历史事件、英雄人物和革命精神等,同时结合时事热点,将红色文化与当代社会现实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其次,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融入红色文化元素。高校应建立涵盖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思政课程体系。在必修课程中,应设置专门的红色文化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课程;在选修课程中,则可以开设更多与红色文化相关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大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最后,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加入思政实践活动,引领大学生领悟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前往革命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还可以安排大学生参与红色志愿服务活动,如为革命老区提供支教服务、为烈士陵园进行维护等,让大学生在服务中践行红色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二、加强思政教育教师团队建设,培育教师红色理念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思政教育教师团队建设,培育教师深厚的红色文化理念,是红色文化元素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的关键。首先,应强化教师红色教育培训。高校应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定期举办红色文化专题讲座,以提升教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组织教师赴红色教育基地实地考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其次,优化教师选聘与激励机制。在选聘思政教育教师时,应将红色素养作为重要考察指标,选拔具备相关素养的优秀人才。对在红色文化传播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最后,学校应积极推动教学研究与学术交流。设立红色文化教学研究项目,鼓励教师围绕红色文化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与国内外高校建立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举办红色文化教学研讨会,分享教学成果,拓宽教师视野。

  三、重视红色文化思政教育宣传,营造良好红色氛围

  高校应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思政教育的宣传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首先,要构建全方位的宣传体系。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的红色文化资源,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体系。同时,注重创新宣传形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举办红色文化主题展览、讲座和论坛等活动,使红色文化更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高校应结合本地实际,挖掘地域特色,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通过持续的宣传和推广,增强品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最后,建立宣传长效机制。高校应设立评估反馈机制,收集学生、教师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并改进宣传中的问题。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为宣传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宣传工作,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红色文化传承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涵,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红色文化传承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针对红色文化传承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展开讨论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该话题展开讨论,以期为促进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传承红色文化灵魂,重塑大学生三观贡献一分力量。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本文系塔里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精准思政’视域下南疆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TDGRI20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