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网络意识形态生成与建构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崔守强 高绍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代发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新变革,而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下,网络意识形态推动意识形态治理体系现代化领域进一步拓宽。具体来说,互联网的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使得意识形态领域逐渐扩大,个体参与度增加,信息更具复杂性,这对传统意识形态领域造成了冲击。新事物造就新问题,新发展产生新难度。网络意识形态的产生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且当前我国在网络意识形态层面实现有效治理仍存在管理薄弱、政策不全、技术受限等多个层面的问题。由此,推动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势在必得。互联网的发展给舆论斗争提供了新的场地,成为国家安全的新变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发激烈复杂,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从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对此,我们针对网络意识形态如何去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建构做出了如下探索:
一、加强技术攻坚,把握互联网技术主动权
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我国大力度推进之下,依然同发达国家在某些技术上存在差距,存在短板就意味着留给敌人可乘之机。对此,首先,要实现在核心技术上的查漏补缺,加大科技投入,突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其次,要笃实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与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对此,我们需要强化服务器等安全设施建设,加强建设移动基站等,强化互联网应用基础,实现互联网的全方位覆盖,一步步稳扎稳打,把每一步都落到实处,并在落实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推动互联网与现实产业融合,实现效益最大化。最后,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是创新的基础,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奖励机制,大力鼓励创新,可以为互联网技术发展注入活力。除此之外,提高高精尖人才的待遇,保障科研公平,吸引人才的涌入,也能使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更进一步。
二、强化网络监管,维护好互联网的纯净性
我国人口基数大,且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其中具有煽动性的恶意言论表达可能会对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建立一个官方的网络监管部门是必要的。然而实现对网络的全方位监管,需要不同网络个体的共同参与。首先,政府强化舆情监督。对此,政府要做到体察民情,及时应对影响政府公信力的舆情,同时对境外势力在我国的恶意网络行为以及文化渗透做好监督。其次,发挥大众监督的作用。普通群众是互联网上最广泛的个体。新时代人口素质提高,群众的自我表达意识增强,群众监管将会成为实现网络监管的重要部分。总之,官方和群众协同治理,且互相监督,是形成良性网络体系的有效途径。最后,发挥科技作用,实现网络环境的自我净化。互联网具有优越的信息筛选能力,通过关键词对敏感信息进行初步的筛选识别,构成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三、健全法律体系,让法律更好地发挥作用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规范互联网行为推动网络意识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建设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法治体系,能够更好的约束网络行为,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维护网络上的公平正义。因此,首先,要注重完善网络立法,让网络执法有法可依。当前由于部分网络活动缺乏相关立法,导致人们在网络上的言论缺乏约束,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对此需要合理完善的法律条文进行约束。其次,实现有效执法,让网络执法落到实处。网民在网络上的网络活动会被网络的匿名性所掩盖,导致执法的难度加大,因而推动网络实名制的落实,将网络行为与网民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有助于网民进行自我约束。最后,强调网民守法,让法律概念深入人心。网民网络守法观念不强,对自己需要遵循的部分缺乏认知,加强网络相关法律的宣传,增进人们对法律的了解,有利于实现网民对网络相关法律的自觉遵守,实现网民自觉守法。
四、增强文化自信,维护好主流价值导向
中国式现代化的网络意识形态,必须坚守社会主义阵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是推动原有官方传统媒体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力度。发挥官媒权威性和公信力,利用网络媒体的开放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网民的价值观念,促使其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动摇。二是创新马克思主义宣传形式,构建符合网络特征的话语表达机制。面向大众的文化应该更生动、更通俗,才能够更有效地吸引大众关注,对此应创新表达形式,充分联系群众需求和具体生活实际,让更有“烟火气”的中国故事深入人心,从而以更贴合大众的手段实现对网民的引导。三是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基于中国国情和当代中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作出正确的解读和诠释。
五、引导网络舆论,不同个体共同发力
网络舆论往往具有极其强大的裹挟性和煽动力,而无序的网络舆论将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国家意识形态的稳定性,因此,政府实现对网络的监管,是维护国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选择。首先,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把控大方向不变。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先进文化,要借助网络技术优势,培育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从而保障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其次,扩大言论的正向引导作用,弘扬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并鼓励在网络上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表达,以及对社会事件进行正向的剖析和引导,引领时代风向。最后,培养个体的网络信息筛选能力。网民是互联网的参与主体,其接受的信息参差不齐,且大部分网民对自身网络行为缺乏认知,因此国家要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网民对网络不良行为的敏感度,并引导其学会正确筛选网络信息。
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与架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本文全方位探索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网络意识形态,以便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加强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作者崔守强系中共济南市莱芜区委党校高级讲师,高绍英系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二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