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应对大学生“慢就业”的策略探析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白宇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现象愈发普遍,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考研、考编制、准备留学等主观选择导致的暂不就业;二是有就业意向但未能在毕业前找到理想工作,而将择业期延长到毕业以后。“慢就业”无论是对学生个人,还是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都带来挑战。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就业的直接指导者,要在理性分析这一现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策略,从而促进学生尽早高质量就业。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成因通常是较为复杂的,既有社会层面的原因,又有高校教育层面和学生个人层面的原因。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就业环境与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产业升级转型使各种新兴职业不断产生,但高校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导致出现不少新岗位招人难、大学生有业不就的矛盾现象。此外,家庭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此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不再仅仅为了找工作,而是有了更多对理想职业和生活的个性化追求,同时大多家庭可以负担起这些学生未就业期间的生活开销,家庭的教育方式也更具民主性与开放型。

  二是高校人才培养规格与新业态下的社会需求存在差异。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发展质量跟不上发展速度,在高等教育不断普及的情况下出现了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不科学的情况,使得人才培养批量化、同质化现象时有出现。高校的专业设置以及对于学生的培养未能充分赋予学生社会及用人单位所需要的能力素养,高校对学生就业指导的创新性和针对性还有待提高,一些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出现能力不足、信心降低的情况。

  三是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观念发生改变。就业意向明确了学生更加重视个人对职业选择的满意程度,他们对于所选岗位的要求更加明确和精细化,在可选择岗位不能满足个人需求的情况下会选择暂缓就业。没有明确就业目标的学生以所谓的游学、考研等借口拖延就业,更多是因为求职动力不足,面对职业选择时存在恐惧和畏难心理,同时比较依赖家庭提供的物质支持,因此会因为逃避而出现暂不就业的现象。

  面对学生“慢就业”的现象,高校辅导员要主动承担育人职责,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学生尽早就业、高质量就业。

  一是创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增强就业育人实效。高校辅导员要充分了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整体形势,掌握国家就业有关政策,面向学生做好就业形势及就业政策解读,鼓励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此外,要全面掌握毕业生信息,找到“慢就业”重点学生群体,引导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形成合理就业预期,有效链接学校、学生、家庭,形成全方位就业指导合力,帮助学生找准就业目标、提升就业能力、增强就业信心,摆脱“慢就业”状态。

  二是注重合力育人,增进毕业生综合能力。要进一步解决学生与岗位间人职匹配的问题。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鼓励学生多实践、多锻炼,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和平台,邀请相关专家给予学生有效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此外,要积极争取合力育人,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掌握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打造与第一课堂有效衔接的第二课堂,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三是强化就业帮扶,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充分就业。在“慢就业”学生群体中,存在一部分想尽早就业但未能实现就业的困难群体,高校辅导员要着重加强对这一学生群体的就业帮扶。一方面,要针对性地提供就业信息,在全面掌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为学生筛选提供一些切实可用的就业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另一方面,要对每一名学生进行具体指导,比如面试礼仪指导等,视每一名学生的具体困难提供相应帮助。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