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陆养模式的优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苏勇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饮食需求越发多元化和健康化,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海鲜产品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我国海鲜产量和销售量不断爬升,海鲜产业逐渐成为食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环境的差异及养殖条件的限制,海鲜市场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内陆地区的海鲜供给数量少且价格高,海鲜产业发展面临供求不平衡的问题。海鲜陆养模式是一种水产养殖技术,具体指在陆地上模拟海洋生态环境,以人工养殖鱼类、虾蟹类、贝类等海产品,该模式具有相当的优势,将其进行合理应用能够有效平衡海鲜产品供求,提升海鲜产业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对海鲜陆养模式的优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展开深入探究。

  立足于实际情况,海鲜陆养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极大减少综合成本。在传统的养殖模式下,内陆地区的海鲜产品大多从沿海地区运输而来,为了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被损坏并保持足够的新鲜度,需要采用冷藏运输或者空运等方式,运输成本较高;在运输到内陆地区之后,商家需投入资金来建造冷库,对海鲜产品进行冷藏保鲜,以保障产品的品质,还需耗费大量的电力资源来维持冷库的正常运作,储藏成本因此提升。此种情况下,部分商家为了获利,提高海鲜产品的出售价格,由此出现消费者想吃海鲜却吃不起的情况。海鲜陆养模式下,内陆地区也可以成为海鲜养殖区,商家可以前往海鲜陆养养殖区采购新鲜的海鲜产品进行售卖,省去传统物流运输链中的一系列环节,能够有效节省综合成本,降低产品价格,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消费。

  其二,突破自然环境限制。海洋水质清澈,富含各种矿物质和营养物质,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而内陆地区的水域多为河流和湖泊等,水域面积小且多是淡水,盐度不够,海洋生物在此种环境下的成活率较低,自然环境的限制导致海鲜养殖局限于沿海地区。而海鲜陆养模式通过模拟海洋环境,包括海域面积、水深、水流、温度、盐度等,利用科学技术改变温度、湿度、水质等养殖条件,为海洋生物提供更适宜的成长空间,减少气候变化对养殖所带来的影响,进一步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养殖产量。

  其三,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结合经济发展规律,海鲜陆养模式的应用对于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效益。从沿海地区看,内陆地区海鲜养殖产业的崛起分担了沿海地区海鲜市场压力,避免出现过度养殖的情况,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平衡,有效推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内陆地区看,海鲜陆养模式实现了海鲜产品产量的提升、种类的丰富和价格的降低,有效刺激了消费者的食品消费欲望,进一步激发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此外,许多地区通过应用海鲜陆养模式实现了脱贫致富。例如,新疆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利用本地盐碱地丰富的优势,将盐碱地改造为海鲜陆养养殖区,将盐碱水改良成人工海水,并在盐碱滩上建设了数百亩鱼塘,根据海鲜的生长习性进行针对性养殖,现已成功养殖出三文鱼、澳洲龙虾、南美白对虾等海鲜产品,并通过外贸将海鲜产品售往各地,获得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当前,我国对于海鲜陆养模式的应用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仍有许多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该模式优点并没有得到完全发挥,未来仍需要不断优化该模式的应用方法,进一步拓宽该模式的发展空间和经济效益。总体来说,该模式未来呈现出以下三种发展趋势。

  其一,减少各种应用成本。虽然相较以往,海鲜陆养模式的成本有所降低,但实际上,其成本依旧有可缩减的改进空间。一是养殖成本高。应用海鲜陆养模式需要一定的设施和技术支持,建设养殖场所、引进养殖技术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该模式养殖周期短,在天气寒冷的季节不能开展,但还要耗费设施维护的成本。二是风险成本高。海鲜陆养模式通过人为营造和模拟真实的海洋环境来养殖海鲜,不同的海洋生物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如果环境没有建设好,可能出现海洋生物批量死亡的情况。此外,海鲜陆养模式大多被应用于内陆地区,该地区人民多数海鲜养殖经验不足,应急处理能力有待提升,可能无法在养殖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养殖失败率更高。这些现实情况都会增加潜在的风险成本。未来海鲜陆养模式要全面推进,就必须进一步降低相关成本。例如,通过加强产业合作以扩大养殖规模、发布租金减免等福利政策、开发冬季养殖技术等举措来降低养殖成本,通过引进新兴养殖技术、培养专业养殖人才、建立系统化养殖体

系等举措来降低风险成本,以此谋求更多的经济效益。

  其二,引进更多海鲜种类。当前,消费者对于海鲜的饮食需求愈发趋向于多元化,然而海鲜陆养模式所能养殖的海鲜种类和品种较为单一,无法充分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进而出现供求不平衡的问题,对内陆海鲜养殖业的发展造成阻碍。未来,海鲜陆养模式应引进国内外更多种类的海鲜,利用科学技术为其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并不断积累和推广海鲜养殖经验,以此实现批量化养殖,为消费者提供多样的消费选择,进一步刺激内陆地区海鲜市场消费。

  其三,持续拓宽养殖地区。受到自然环境、技术水平、市场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海鲜陆养模式普及范围不广,部分内陆地区的消费者依旧面临着海鲜产品数量少、价格贵等问题。未来,应不断创新发展养殖技术,攻克养殖环境难题,为不同气候和环境条件的地区应用海鲜陆养模式奠定技术基础,并在内陆地区建立海鲜陆养示范基地,通过项目试点等举措不断推广海鲜陆养模式和共享养殖经验,争取让该模式遍布全国,进一步扩大我国的海鲜市场,使海鲜经济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助力。

  综上所述,海鲜陆养模式是一种以技术为支撑、以生态模拟为核心的新兴养殖模式,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和光明的发展前景。在未来,海鲜陆养模式将会成为水产养殖的新趋势,应通过各种举措不断减少各种应用成本,引进更多海鲜种类,持续拓宽养殖地区,使海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的日常餐桌,助力海鲜经济迅速崛起。

  作者系新疆大学历史学院历代西北边疆治理研究中心讲师;本文系中国教育部项目“海洋强国下深海政治与国家立体新海权研究 ”(编号 :22YJCZH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