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赋能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张惠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维护社会秩序、协调社会矛盾为核心,对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历史和现实因素,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呈社区化、行政化、单一化等特点,面临着低效、形式化等问题,难以有效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为人民服务。可见,探索实践路径,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至关重要。信息化背景下,以数据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促进治理工作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的创新之举。基于此,强化大数据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应用,探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策略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注重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

注重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是提升治理工作效能的根本要求。大数据时代,繁多的信息、多元的思想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其顺利开展必然离不开党的思想引领。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能够为基层工作的发展指明方向,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改进治理方案,做到科学治理、精准治理。一方面,基层治理主体可以定期组织开展“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的主题教育活动,给予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人员学习党章党规的机会和平台,加深工作人员对党的认识和理解,明确党建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促进党团组织的团结协作,提升治理效能。另一方面,基层治理主体可以借助大数据搭建新媒体宣传平台,增强党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让更多的人投身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展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精神力量,营造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高效开展。

  二、加强对基层社会治理的规划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规划是提升治理工作效能的必然要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涉及各领域、各方面,这意味着治理主体必须全面掌握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治理工作,切实提升治理效能。一方面,治理主体可以借助大数据,与环保局等建立一体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准确了解地区发展动向,掌握最新的数据资料,对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等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进行合理的规划,采取科学的技术手段,提高治理效率。另一方面,治理主体可以组建专门的社会调研小组,通过定期下乡、下社区实地考察,与当地民众交谈等方式,了解人民群众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完成度、满意度等。在此基础上制订详细的规划,避免因获取的数据非第一手资料而出现结果不准确、不真实的问题,并深入了解社会治理的现实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质量。同时,考察前要注意对社会调研的方式、内容等进行严格把控,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向专业人员请教等方式,设计合理可行的调研方案,尽可能保证获取的资料客观、全面。

  三、提高基层工作人员信息素养

提高基层治理人员信息素养是提升治理工作效能的现实需要。大数据时代,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数据赋能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必然要求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提升信息素养和能力,提升治理效率。一方面,聘请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组织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和能力。培训活动中,工作人员不仅可以通过亲身实践,掌握信息技术使用能力,而且可以与专家保持沟通交流,了解前沿的信息技术,把握信息技术应用技巧、注意事项等,增强信息素养。另一方面,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参加信息技术竞赛、信息技术教育论坛等活动,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鼓励工作人员通过自主阅读相关书籍、观看教学视频等进行查漏补缺和复习巩固,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熟练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治理效率;鼓励工作人员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将自身置于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去尝试新事物、学习新科学、锻炼新技能,促进信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整体性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大数据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应用,提升治理效能。

  四、健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

健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是提升治理工作效能的重要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需要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推进。健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有利于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统筹管理、分区负责,推动各社区、各单位积极投身治理工作,提升治理效能。首先,通过综合考评的方式,选拔优秀人员组成管理团队,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管理体系,借助大数据构建自上而下、左右联通的管理机制,强化分工负责、多劳多得的工作理念,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高效开展。其次,开发本土资源,招商引资,积极建设基层社会治理保障体系,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最后,建立基层社会治理评价与监督体系,定期邀请专家举行线上或线下会议,对治理工作的规划、进度、策略等进行交流讨论,群策群力,共同促进治理工作的发展。同时,组织人员去不同地区进行参访,汲取治理经验,学习新型技术手段,借助信息技术创造性地开展社会治理工作。

  五、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模式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模式是提升治理工作效能的动力源泉。传统、落后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模式难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参与热情,提升治理工作效能。因此,创新工作模式,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时代性和趣味性至关重要。一方面,借助大数据构建“乡村社网格化”的现代工作模式,尽可能实现网络全民化、扁平化,及时掌握群众矛盾,有效解决群众现实难题,提升治理效能,使基层社会治理更智慧、更高效。另一方面,在乡村社设置多功能的服务点,既避免因网络故障、出行不便等造成问题的堆积,错失解决问题的黄金时间,产生更多隐患,也为人们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渠道,促进治理效率提升。此外,依托互联网平台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管理与建设的过程中来,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从根源上减轻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压力,提升工作效能。

  基层社会治理是政府主导、社会多方参与的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通过实践不断调整和优化治理方案,提升治理效能。基于此,文章提出借助大数据优势,从党建引领、加强规划、提高素养、健全体系、创新模式5个维度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从而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系中共泰安市岱岳区委党校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