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系统建构的原则与方法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朱其东 王连浩
健全的制度系统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要保障,制度建设的质量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效度。新时期,要坚持制度结构均衡的原理,合理布局,拓展制度覆盖面,将制度优势转换为壮大主流意识形态的综合优势。
一、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管理的一种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意识形态控制和社会关系调整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则,有目的、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规范体系。它是一个不断创立规则、完善规则,实现制度创新的过程。现代社会的发展,必然会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上而下、一元主导、同质内容、单向传播的封闭式结构。同时,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也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信息占有上的垄断地位。这些都迫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动地适应开放的环境,加强自身结构优化。然而,由于传统的制度设计存有主观认识不到位、职责分工不明、统筹不够、推进不力等问题,由此造成了制度失范等“现实性”缺失现象。这种没有现实性的制度叫“制度缺失”。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缺失的现象集中体现,主要有以下情况:
一是缺乏一些必要的制度供给。尤其是基本制度的缺失,存在制度供给内容的残缺化,使得大量实践活动、社会领域游离于制度监管之外。二是具体规则的缺失。主要表现为现有制度内容不完善,配套制度不健全,主要以程序性规范为主,实体性规范明显不足等。三是制度缺陷。所谓制度缺陷是制度确乏可操作性、制度偏离和失调等,比如,制度参与主体的单一化和制度建设同形化等问题。制度缺陷究其原因是制度主体的规则意识不强,运用规则、创造规则的能力差。
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都有历史传承的制度依赖性,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其组织性、结构性、交互性等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冲击,面临着制度失灵与异化、路径依赖等深层次问题。要消解这些问题必须从制度供给、制度需求、制度认同等制度建设的结构性矛盾出发,遵从制度内在结构的特点和客观规律,进而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建构方案。
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的原则1.保证制度供求平衡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实践,需要处理好制度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原则看,党和政府是最大的制度供给者,掌握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党和国家应根据社会民众的思想观念、制度需求,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新体系。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性原则看,制度建设又要寻求民众认同,从满足人民的合理、有效需求出发,合理地制订制度建设方案,准确预测制度实施效果,提高制度创新的能力。
2.坚持制度结构均衡
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客观基础,有赖于各种制度的合理安排和内在关联。不同制度资源互济、功能互补和结构制衡,共同维护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平衡、稳定、有序。制度建设必须立足现实,承认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建设的内容、形式的差异,在制度化的共性中保持各自的差异性,将制度结构失衡的矛盾消解于危机发生之前。
3.提升制度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思想传递、说服、支配活动,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不应千篇一律,要讲究方式、方法,将静态的原则性条文融入个体的情感世界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能引导人们对有利因素加以利用,对不利因素进行筛选,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适应变化。要树立制度育人的理念,加强合乎人民主体意愿的规则供给,彰显制度文明、人性关爱。
4.促进制度参与主体多元化
人民群众是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的真正主体。制度建构既要权力中心提供制度安排,又要靠思想政治教育多主体之间相互监督、自我行为的约束来完成。要将社会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吸纳到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集思广益。社会各领域、行业都有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都有责任参与制度的制定和安排中。
三、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的系统设计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中心任务在于对其系统内部的要素结构的创新,从制度系统的层次和类型整合入手,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念、规则规范、关系模式等系统要素,融入制度设计和安排之中。
第一、要重视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制度建设最关键的是合理格局,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发挥制度系统的最优功能。基本制度建设要追求统一性、一般性、持续性、稳定性,建立统摄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具体制度建设要体现特殊性、个体性、程序性、机动性,建立对接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防止出现“制度真空”。
第二、整合制度资源。在运用制度资源时,要从事物之间的关联性的角度,统一谋划各项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计划、统筹、协调、安排。要充分发挥党政职能,将人员配置、事务分工、活动运行、监督评估、教育教学等各项活动都进行通盘设计,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足的保障。
第三,重视风俗习惯建设。传统习俗以各种仪式和象征的方式,传播、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风俗习惯虽无特定形式可言,但也是一种未成制度之规范,化民成俗的传统起到了正式思想教育制度所不能替代的规范作用。我们要坚持“两个”结合,守正创新,让传统文化精神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构建的精神家园。
总之,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用制度思维与制度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优化和系统超越。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制度自信,将党的意识形态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贯彻到各种路线、方针、政策中。
作者朱其东系安徽建筑大学讲师;作者王连浩系上海师范大学2022级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制度论视域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转型优化研究”(项目编号:SK2020A0275)、安徽建筑大学校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立体化教学模式开发与利用研究”(项目编号:2020jy90)、安徽建筑大学引进人才及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9QDR0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