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
      

中原黄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生成发展的源头活水(上)


崔学军

保护、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作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任务。中原(河南)(以下简称中原)黄河文化处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属于历史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带,是中华历史文明的主要发祥地,理应把握历史主动,承担保护、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发展战略的主体任务。理论清醒才能政治坚定。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河南保护、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实际,要求我们有责任、有资源、有理由研学、弄通、搞清“中原黄河文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个根本认识问题,对于大力弘扬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黄河文化的历史成因及其重要思想内核

黄河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黄河流域赖以生存发展的系列历史文明成果,或者说是中华民族在黄河流域及其发展历史的一切文明活动成果。中原黄河文化是反映中华民族在黄河流域中下游生存发展的中原历史文明的思想内核,集中、全面、系统代表了黄河文化的主流发展思想及其系列文明活动成果,形成范围包括黄河主河道流域、支流流域、故道流域,以及历史人口迁移流向的广大地域,发展影响遍布全国乃至世界。

分析其历史发展的主要成因是:中原黄河有着特殊的地形地貌,便于人类自然宜居和生产生活。黄河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但黄河文化的生成发展主要集中在中下游的河南中原地区。因为历史形成最早的黄河绿洲(冲积平原)位于中下游,相对固定有3个平原,便于人类生存、生产、生活:中游的龙门到潼关流域,渭河、汾河两大支流汇入,河面河床宽阔,黄河在此由南北向转为东西向,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传说之地,是黄河在中游形成的第一个冲击平原,在临汾、运城、渭南、三门峡地域内形成多块在河之洲、沿河绿洲,是黄河文明曙光闪烁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晋陕豫三省交接又都各自称“中原”的理由。孟津至桃花峪是由山区进入大平原的过渡流域,洛水、济水、沁水三大支流汇入,是黄河中游形成的第二个冲积平原,直接生成河洛平原、豫北平原。桃花峪至入海口是黄河下游流域,是第三个冲击平原,呈巨大的扇形。历史上,黄河的出海口北至天津渤海湾,南至江苏滨海,含有广袤的华北平原、豫东平原、黄淮平原,黄河下游豫东段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造成“地上悬河”。

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全年日照率仅次于柴达木盆地,而较黄河以南的长江流域普遍偏多1倍左右,降水集中、无霜期短等得天独厚的水文条件,极具人类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人类在这里相对易于取水、耕作和围猎。据历史地理考古发现,亿万年前,这里的温度较高,雨水充沛,动植物丰富多样,人类与大象等动物相处共生,适合人类生存繁育。史前人类开始在这里不断聚集,孕育了中华文明,最终成就了璀璨辉煌的中国历史文化。

构建中原黄河文化的系列文明成果:一是立体贯通至今的农业文明。研究表明:如果把世界文明理解成一个立体结构,可能最稳定贯穿的轴心就是农业。在农业起源之前,人类主要依靠渔猎和采集,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让仅仅依靠渔猎、采集难以为继。无意中发现种子落地可以萌生,猎获的动物可以驯养,制造工具、兴修水利,点燃了农业文明历史之火。有这样一个数据,一个5口之家,通过渔猎、采集生存生活,所需土地100平方公里。而到了农业社会,只需要30亩,也就是0.02平方公里,这大大增加了土地的人口承载力。黄河流域自然发达的农耕条件,成为中华先民向“农”靠拢、聚“中”发展的根本理由,农业历史文明成果直接衍生了中原黄河文化。直至今天,河南中原还在享受历史农业文明的红利。

二是繁星点缀的聚落聚邑和古都文明。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充分印证了历史文明起源于河流,分别是古巴比伦的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埃及的尼罗河,印度的恒河和中国的黄河。研究者的普遍观点认为,世界文明起源于大河的支流,源于人类对用水的最低要求。而九曲黄河拥有13条重要支流,既符合文明起源的生成条件,又符合文明汇聚发展而形成主流文化。从黄河流域古都建设选址,乃至于所有中国考古都城遗址发现,都位于两河交汇处,甚至是多条河流交汇处。《易经》研究认为,两水交汇处谓之“中”,两水交汇地域之“原”,“中原”由此而来。中原黄河流域遍布河水交汇之处,都是理想“中原”。据历史记载,隶属于郑州市的巩义市“米河镇”的名称,源于有6条河在此交集,满足自给自足的手工业发展。据考证,黄帝时期最早的养蚕业、制陶业,以及大量的农耕工具等,都出自黄河文明;早期人类穴居式、半穴居式、有巢式居住方式遍布黄河流域。人类在这里由自然采集、围猎的生态性生活,到耕种蔷穑、逐水而居的有意识聚集,逐步实现了由聚落到部落、到民族、到国家的转型发展,先秦时代的文化遗址遍布黄河流域中下游,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是发达的自然科学文明。考古发现,中华先民有上万年对自然天文、地理认知的过程,汇聚成以研发天、地、人的关系为核心的古代天文学。夏有《连山》、商有《归藏》、周有《易经》,就是古代天文学的综合集成。“天子择中而居”,是将《易经》理论推演与都城建设完美统一的实践。有记载天下定中的历史大事件,发生在周朝“周召分陕”之治的“成康盛世”时期,周公利用天文学、召公从地理学,不约而同地选择登封作为天下之中。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利用发展的古代天文学,也选在了登封。从文献记载到考古发掘都证明,“河洛之间”是最早的中国,是中央之国的意思。在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其铭文中就有“宅于成周”“宅兹中国”,“成周”指老洛阳城的东部,是指巩义与登封一带。何通河,历史上的“河”字专指“黄河,”黄河由兰州至“中原河洛”形成“何”字湾,字中间那个口,就代表中国,形声会意之意,指向老洛阳(偃师)城东及登封、巩义一带的“东周城”位置。

四是承载标识了历史文明的发展进程。没有文字,就没有文明及文化。近代以来,夏商周考古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系列考古发现,影响中国历史文明进程的重要活动成果,特别是世界公认的历史文明三大标识:青铜冶炼、都城遗址、文字记载,集中汇聚在中原黄河流域。承载中国文化的是文字,是中原黄河下游流域仓颉发明,开启了“结绳记事”,中原黄河流域考古发现,有早、中、晚期系列仰韶文化,出台一大批有夏一朝的文字符号,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文,东汉著成《说文解字》的许慎,还有“当代毕昇”之称的王永民等,都是中原河南人,为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作出了卓越贡献。有文字记载的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所记载的内容几乎全是反映中原黄河流域的故事。

(作者系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一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