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近日,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二院)神经内科一病区,收治了一名76岁的中风患者。经检查,该患者还患有多个血管狭窄合并腹主动脉瘤。该病区为患者置入多个动脉瘤支架后,患者目前已经能自主行走。
这名老年患者因右下肢无力数小时,到市二院神经内科一病区就诊。经诊断,患者为急性脑梗死。经医生询问与检查,患者平时有行走百步双下肢就出现疼痛的症状,而且双上肢血压严重不对称,右侧血压经常高达200mmHg以上,而左侧血压正常。
经过院长助理、神经内科一病区主任常红娟的查房指导后,医生为患者做了多部位CT血管成像,结果显示,患者的左侧颈内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左侧肾动脉和双下肢动脉均存在严重的血管硬化狭窄,同时医生还发现一个随时有破裂风险危及生命的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是人体最大的动脉,它位于腹腔部位。腹主动脉瘤往往与长期高血压控制不良有关,一旦发生破裂,患者可能在几分钟内即丧命。根据检查结果分析,患者本次脑梗死的责任血管是左侧颈内动脉狭窄,而左侧锁骨下动脉狭窄造成了双上肢血压不对称,左侧肾动脉狭窄继发了顽固性高血压,持续控制不良的高血压引发了腹主动脉瘤。而双下肢行走不远被称为“间歇性跛行”,是由于下肢动脉硬化导致。
面对患者复杂严重的病情,临床经验丰富的常红娟组织科室团队及时召开疑难病历讨论会,并连线上级医院专家进行云会诊后,最终制订出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4月21日,在常红娟的指导下,神经介入团队骨干与神经内科一病区副主任梁卢允、医生臧西超,先在局麻下为患者做了左侧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左侧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左侧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又给予患者短暂全麻下行腹主动脉瘤支架置入术。目的是让患者尽量缩短全麻时间,避免低灌注造成脑梗再次发生,同时也减少术中麻醉用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手术历时4个多小时,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术后,患者双侧血压不对称、顽固性高血压、由于颅内血管狭窄造成的低灌注和腹主动脉瘤破裂危及生命的隐患都得到解决。
危及患者生命的大问题解决后,困扰患者的唯一不适只剩下“间歇性跛行”问题。几天之后,神经介入团队又在局麻下为患者做了双下肢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完美开通了患者双下肢狭窄闭塞的动脉,使下肢远端供血恢复,圆满解决了“间歇性跛行”。至此,患者终于又可以随意地散步了。 (夏玲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