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不少春天独有的蔬菜、鲜果等应季上市,正是可以大饱口福的季节。然而对于一些体质特殊的人群来说,春天则是他们最难捱的季节,不小心吃错了,轻则出现痒、咳、喘等症状,重则旧疾复发。
中医所谓的“发”,可以理解成“诱发、引发、助发”的意思,比如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体内潜伏着“邪气”,如果吃了“发物”,有可能诱发旧疾。那么何谓“发物”呢?广义的“发物”指食用后会诱发病症发生、激发新病、妨碍治疗、加重病情的食物,狭义的“发物”主要指导致过敏反应的食物。
那么哪些食物属于“发物”呢?
过敏患者的“发物”,就是过敏原。过敏体质的人群要有针对性地忌口,查清过敏原,避免食用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例如导致过敏的水果并不限于芒果,还包括桃、苹果、梨、草莓等,因为常见的水果通常属于蔷薇科,如果对其中一种水果过敏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对其他的也会过敏。患有光敏性皮肤炎的朋友,暴露的皮肤部位容易过敏,除了做好防晒外,茴香、芹菜、马齿苋、马兰头、芥菜等光敏性食物尽量少吃。某些食物中含有异体蛋白物质,可引起或加重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湿疹等,这类过敏人群不建议食用海鲜、辛辣刺激食物。海鲜中组胺较多,是诱发过敏的主要物质;而辛辣刺激的物质会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加重过敏反应。
除了常见的过敏源外,痛风患者的“发物”是高嘌呤食物,例如海鲜、豆类、紫菜等;糖尿病患者的“发物”是会引起血糖快速升高的食物,例如高淀粉食物、米饭、甜品等;肠胃功能不佳者的“发物”是糯米、坚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养生的朋友都知道,食物都有寒热温凉、酸苦甘辛咸等明确的“四气五味”,如已有发热、咳嗽、尿黄等明显热性症状者,食用羊肉、韭菜、生姜等就会加重症状,这时,羊肉、韭菜等就成了“发物”。
对肿瘤患者来说,除了明确的过敏食物不可食用之外,食谱宜广。动物性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能帮助人体提高免疫力。肿瘤患者应当注意补充营养,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强人体对放化疗的耐受有助益。
总的来说,“发物”的范围很广,盲目忌口,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于健康无益。“发物”是因人、因病、因治而异的,具体可以向医生求证。 (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