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叫姜红建,是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的一名医生。2021年,我有幸成为河南省第13批援疆专家组成员。7月7日,我和80多名援疆医疗专家一起乘坐飞机到达了新疆哈密市。
来到哈密的第二天,我们就到医院报到,我和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王亚钦主任被分配到了哈密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科室主任李丽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按照专业我被分配到了消化内镜中心,负责进行胃肠镜检查、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治疗及胆管结石的取石治疗等工作。
在哈密工作期间,我发现很多消化道早癌患者通过内镜下微创手术,均得到了有效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通过内镜微创手术切除,患者的生理结构及生活质量基本不受影响,而且花费低、恢复快。
10月26日,我像往常一样为患者进行胃肠镜检查。这是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因为胃部不适前来进行检查。患者麻醉后,我利用胃肠镜进行操作。当胃肠镜进入患者胃窦部时,有一块溃疡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溃疡不是太深,基底部有白苔,白苔还算比较干净,但是这个溃疡周边不是太规整,不知是良性溃疡还是恶性溃疡。我让护士更换了放大胃镜仔细观察。放大胃镜就是通过光学放大,看病变部位的腺体和血管有没有异常,如果和正常的差别大,那么肿瘤的可能性就大。
我首先通过吸气注气观察患者病变的延展性,如果病变太深,延展性就会很差,有僵硬感。经NBI色素内镜下观察,患者病变有明显的边界,从病变的周边向溃疡处观察,病变的腺体和血管有异形性。随后,我在溃疡边缘进行活组织(俗称“活检”)检查。经过两天的等待,病理结果就像我判断的那样,是早期胃癌。早期癌就是局限于黏膜层次的癌,没有到达固有肌层,就像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梁宝松教授通俗的说法:“我们的胃,就像是房子。房子有墙壁,胃有胃壁,都是四层结构。”胃壁从内到外分别是胃黏膜层(对应房子的涂料层)、胃壁黏膜下层(对应房子的泥巴层)、胃壁固有肌层(对应房子的砖头层)、胃壁浆膜层(对应外房子的涂料层)。现在诊断的这名患者的胃癌,只在“涂料层”或者“泥巴层”,只要是不碰到“砖头”,或者不碰到“泥巴里边的稻草”(微血管和淋巴管),就是早癌,就可以通过胃镜切除治愈。
这个病变能不能做胃镜下剥离,我心里也有点拿不定主意。患者病变表面有溃疡,病变肯定已经到达黏膜肌层,黏膜下层有没有浸润不是太清楚。如果患者选择外科手术,需要进行胃下部切除。切除后患者无幽门的保护,术后会出现胆汁反流,并且手术创伤也大。经过和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他们选择通过胃镜剥离病变。
术前,我和消化科的医生把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应急预案进行了充分讨论,并设计了合理的手术方案。
10月29日下午,麻醉医生插管后,由我为患者行内镜下剥离手术。患者术前做了超声胃镜,主要是评价病变的深浅。超声胃镜显示黏膜层增厚,黏膜下层还算完整。我在黏膜下注射了生理盐水,俗称“水垫”,目的是让病变和“墙砖”肌肉层分离,这样我就可以行“刮皮”剥离治疗了。我按照手术方案进行标记、切开、剥离、止血等操作。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患者病变被完美地切除下来,无穿孔、黏连、出血等意外情况。
术后第三天,患者的病理结果提示:黏膜内癌,浸润至黏膜肌层,脉管和淋巴管未见浸润,水平切缘及基底部干净。这说明患者通过胃镜下微创剥离基本上达到了治愈的效果,但是还需要定期复查,了解创面情况和胃内有无再发病变。
在援疆的4个月时间里,我完成了10余例消化道早癌剥离术,医术得到了当地同行的高度认可。这次我们把这项先进的技术带到了新疆,希望能通过这项技术让新疆的患者早日康复。 (姜红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