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
      
骨科二病区
“保膝护膝”胫骨高位截骨术“O型腿”“X型腿”患者的福音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中老年人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对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进展,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膝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关节疾病,发病的原因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下肢力线的异常,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O型腿(膝内翻)”和“X型腿(膝外翻)”。所以,我们见到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腿很直,上年纪以后,腿就慢慢地变弯了,这主要就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引起的。

有人会问,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只能“换关节”吗?

很多人都知道,很多中老年患者都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症状,并且有相当多的患者经过吃药打针等保守治疗后,最终还是换了膝关节。膝关节置换给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那么,是不是得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就一定得换膝关节呢?答案是否定的。只要早期能够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那么患者有85%的概率可以终生避免膝关节置换手术。

避免膝关节置换手术,市二院骨科二病区医生高沛向患者推荐了一种新的手术方式:胫骨高位截骨术。

胫骨高位截骨术能够改变下肢力线,纠正下肢的内外翻畸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O”型腿和“X”型腿。从而重新构建下肢力线,延缓关节的退变,延长关节的使用寿命。如果把膝关节置换术比作拔牙、装假牙,那么,胫骨高位截骨术则是补牙。来自瑞典国家关节登记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胫骨高位截骨术使85%的患者避免了全膝关节置换术。

61岁的患者莫先生,左膝关节疼痛多年,保守治疗一年多都不能缓解。由于患者年龄相对不是很大,平时从事一定的体力工作,因此对膝关节功能要求较高。综合考虑后,市二院骨科二病区为患者做了胫骨高位截骨术。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疼痛得到明显缓解。术后一周,患者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已接近正常。

胫骨高位截骨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胫骨高位截骨术是保膝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另一种选择,能够很好地缓解疼痛,并且手术不进入关节腔,更好地保留了膝关节。

(党办)

□相关链接

高沛业务简历

高沛,市二院骨科二病区医生,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骨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创伤、关节、脊柱等方面积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于2015年赴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进修学习一年,师从国内知名骨科团队,全年参与手术500余例,系统学习了髋、膝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及下肢力线异常的矫正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保膝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特别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膝关节、膝关节滑膜炎、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O”型腿(膝内翻)、“X”型腿(膝外翻)、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等疾病的诊疗有着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