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1年9月11日 星期

两则故事

李顺达故居 耿建功 摄

耿建功 (新乡市)

千年柏树下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父亲曾以独特的方式怀念过两位中共领导人,这件事我记忆深刻。

1976年,我们家还在汲县(今卫辉市)孙杏村公社高中的校院里居住,那是一间坐落在院西北角的老庙房,门前有一棵三人伸手方能合抱的千年柏树。它枝繁叶茂,遇到小雨可以容纳许多人躲避。当年元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消息传来。第二天,父亲在老柏树下悄然摆起一张桌子,放上他多年保存的总理照片和几盘供品,喊上全家人,肃立鞠躬悼念。他说:“抗战时期,在山西太原国师大礼堂,党的领导人为军政训练班学员和青年抗敌决死队队员做战前动员政治报告,其中一次是周总理,我离他很近。”言行之间,蕴含着父亲对伟人的崇敬和爱戴。半年后,我们家搬到市里来,父亲仍留在原地。我没有再接着读书上学,因为父亲要让我早早做一个社会主义生产劳动者,又因姐姐下放农村当知青,就把我送进工厂做了钳工学徒。那年我15岁,工厂是位于北干道(今宏力大道)的轻工业机械厂。

1982年8月,中央为离世5年后的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那时父亲也已平反恢复职务,在汲县二中的新校址主持工作。我月末去他那儿,看到简朴的办公室里,他用一块厚纸板写上潘汉年的名字,放在办公桌头,前面摆上一盘糖果,叫我一起鞠躬悼念。那年,我笨鸟迟飞正在平原大学读大专,对潘汉年的故事知之甚少,是父亲让我了解到潘汉年是我党隐蔽战线上的卓越领导人,了解到当年从事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很是艰难危险。在那种历史背景下,有的同志在工作中因事先没有来得及或很久后才向上级报告而埋下祸根、留下遗憾。

李顺达故居前

今年清明节小假,想上太行山寻寻父亲的足迹,就来到山西平顺。那里是抗战后期父亲在太行边区曾经工作的地方,也是他早年正式入党宣誓的地方。父亲讲过,当年,那里诞生了全国第一个农业生产初级互助组织——李顺达互助组,是新中国成立后农业上的一面旗帜。父亲讲过,当年曾在互助组创始人李顺达的家里,两人一起探讨社会主义,白天坐在院门口的石凳子上,夜晚躺在屋内的土炕上,整整交谈了两天两夜。

山西平顺县老西沟那座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农村旧宅,挂着一幅《劳动英雄》匾额,反映了中国农民劳动起家、发展致富、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选择清明节期间来到这里,也有代为怀念之意,我在故居前留影纪念。

忽见屋外窗台上有一块旧房瓦,静静地躺在窗户台上。瓦面右下角隐隐显现出一只绵羊图案,它昂着头,似在欢迎客人。同行的“大河”“阿言”“老车”等都甚感奇妙,说是先辈专门留下的礼物。我想,它也许代表着当年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边区农民艰苦奋斗的形象,表达了当年农村农业的发展方向,预见了中华民族在今天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又回想起父亲曾给我留下的那句话:“作为真正的共产党人,拥有精神上的财富要比物质上的财富更幸福。”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将那块旧房瓦珍藏起来。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