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市救助站把办实事、解难题贯穿于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按照市民政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救助工作相结合,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需要帮助的人民群众。
6年前,市救助站救助了一名精神异常的女子。由于此人语言表达不清,为寻找亲人带来了极大困难。但工作人员没有放弃,而是将该女子送到医院进行医治。随后,工作人员与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会合作,最终在商丘市虞城县公安局的协助下,利用人像识别技术找到了该女子的身份信息。4月29日,经身份核实后,该女子在延津县救助站与分隔多年的家人团聚。
5月5日凌晨2时许,一位老人来到市救助站求助,在了解基本情况后,工作人员为其进行防疫检测,并安排老人到宿舍休息。次日上午,市救助站站长赵红祖和值班人员对老人进行询问,最终通过各种渠道与老人的家人取得了联系。
据了解,老人5月4日在濮阳市走失,全家人非常着急,立即报了警,并在濮阳市张贴了寻人启事传单。接到电话后,全家人立即驱车来到市救助站,当家人看到老人后激动不已,拥抱而泣。
“太感谢你们了,感谢市救助站对我母亲的精心照顾。”老人的女儿眼里含着泪说。
“当看到走失人员与家人团聚,我们的心里其实比他们还高兴,因为寻找的过程太难了,尤其是那些滞留市救助站多年的求助人员,任何丝毫的线索我们都不会放过。不管有多难,能帮助他们早一天找到亲人,就是我们工作人员最大的心愿。”赵红祖说。
(吕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