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4月2日 星期

推行“互联网+殡葬服务”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汪新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互联网+”的决策部署,强力推行“互联网+殡葬服务”,结合工作实际,理清工作思路。

一、提高思想认识,全力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建设

“互联网+殡葬服务”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和殡葬工作深度融合,实现殡葬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构建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和智慧社会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殡葬事业改革创新发展总要求,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殡葬工作深度融合,全面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结合实际改革创新,引领殡葬工作新变革。

二、开展“互联网+殡葬服务”的基本原则

一是按照强化一体化统筹设计和多平台协同发力的“一盘棋”思想。推动殡葬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现信息资源互认共享和

跨业务、跨部门、跨层级整体推进。二是要从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关心的服务需求出发,提升服务能力,推进线上线下融合,为人民群众提供渠道多样、内容丰富、高效便捷的服务。三是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平台和网络及相关制度建设。四是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和市场力量参与殡葬事业和信息化建设。

三、开展“互联网+殡葬服务”的建设目标

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殡葬工作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殡葬服务。让“互联网+”成为殡葬事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公平、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

四、“互联网+殡葬服务”建设的重点

(一)构建“互联网+殡葬服务”平台和网络。整合资源,构建“互联网+殡葬服务”平台,建立殡葬大数据资源体系,实现底数清、数据准、情况明,大数据决策支持能力显

著提升。为提供无差异、均等化的“互联网+殡葬服务”奠定基础。

(二)开展应用“互联网+殡葬服务”。推动互联网与殡葬服务深度融合,构建殡葬管理服务信息平台体系。鼓励社会力量提供信息查询、在线选购、评价投诉等服务,推动形成“互联网+殡葬服务”新业态。

(三)构建“互联网+殡葬服务”保障支撑体系。

1.制度建设。全面梳理服务事项清单和服务流程,推进相关配套制度制定。落实国家关于网络安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等法规制度,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和用户信息保护。

2.标准规范建设。构建殡葬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完善“互联网+殡葬服务”有关技术标准和接口规范,逐步构建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和电子证照库。

3.共享交换机制建设。建设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制定《殡葬服务信息共享管理细则》,围绕社会救助、社会组织等部门的业务需求,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管理和跨部

门信息交换机制。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互联网+殡葬服务”建设的实施各有关单位应高度重视,在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下,积极配合,形成各司其职、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整体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积极鼓励城乡基层创新应用。积极鼓励探索开展“互联网+殡葬服务”的模式创新和应用,探索“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体化殡葬服务体系在基层的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精准、便捷的民政服务。

(三)大力开展试点示范和创新应用。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工作。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的单位试点开展“互联网+殡葬服务”创新应用,做好经验积累和宣传推广。

(四)加强信息化机构和队伍建设。各级民政要加大信息化机构建设力度,选优配强干部队伍,把优秀人才凝聚到民政信息化工作中。采用多种方式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基层民政干部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