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人文牧野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3月29日 星期

共工氏后裔及其姓氏


李乔

共工氏是上古时期一个存续时间较长,且最具顽强斗争精神的氏族部落。从伏羲女娲时代开始,直到大禹时期,这个部落始终与三皇五帝相始终。关于共工的结局,古代文献有“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淮南子·兵略训》)、“宗族残灭,继嗣绝祀”(《淮南子·原道训》)等记载。事实上,共工虽然多次被打败,但其部族并没有被灭绝。如果在女娲时期早已灭绝,共工就不会与颛顼、帝喾争为敌。如果在颛顼、帝喾时灭绝,就不会出现尧舜时期“流共工于幽州”,也不会出现“禹攻共工”的战争。

共工氏后裔有的逃离中原,后来发展成为彝族、土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傣族、壮族、水族等少数民族,有的继续留在中原生存,并创造了不朽的功绩。最为突出的是共工之子句龙。他是颛顼的土正官,主管土地社稷,负责平整土地,疏导河流,由于成绩突出,被后世祀为“后土”之神。

从文献记载来看,来源于共工氏的姓氏主要有以下几个:

1.共氏。该姓直接得姓于共工氏,系以官职或名号为氏。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说:“共,共工氏之后。”宋代邵思《姓解》、清代张澍《姓氏寻源》等姓氏史籍与《姓纂》说法一致。还有一种说法,共工氏后裔建立共国,其后以国为氏,是为共氏。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就将共氏归于“以国为氏”之列:“共氏,亦作恭。商末侯国,今河内共城即其地也。文王侵阮徂共,其子孙以国为氏。”关于殷商共国的族属,何光岳认为是共工氏后裔。王雷生也认为共国是共工氏后裔所建,他说:“殷周共伯国之‘共’,金文即书作‘龚’,作双手捧龙之状,正是上古共工氏崇拜龙蛇的象征,则此位于九州腹心地带古共工氏之域的,并以共工氏图腾文字作为国名的殷周共伯国,必为共工氏后裔所建无疑。”春秋时期,晋国有大夫共华、共赐,郑国有大夫共仲,秦汉之际,共敖被楚怀王封为临江王,后其子共尉自立为王。汉代有共友,为代郡太

守。如今,在河南洛宁、山东栖霞、山西洪洞、甘肃通渭、宁夏中卫、广东汕头等地还有此姓。

2.恭氏。在古代“共”与“恭”通用,因此,共氏又作恭氏。《元和姓纂》说:“恭,殷末侯国,周文王侵阮徂恭,见《毛诗》。”《世族谱》云:附庸国,今朝那之共城,文王侵阮徂恭者,即共伯国,非叔段邑。见于记载的恭姓历史人物,晋代恭播,著有《汉书音义》《汉书注》。宋代恭辅,通判龚州,有政声。明代恭昭官至都御史。在今河南洛宁、江苏宜兴、湖南绥宁、山东栖霞、福建泉州、江西丰城等地有此姓。

3.勾龙氏,是以共工氏之子句龙命名的姓氏。句龙,又作勾龙。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说:“勾龙,出自共工氏,子曰勾龙,为后土,三代以降,祀为社,子孙氏焉。”《通志·氏族略》将其归入“以名为氏”之列,“勾龙氏,共工氏之后。勾龙为土正,今社神也。”明代廖用贤《尚友录》也说:“勾龙,共工氏之后,勾龙为土正。”宋代蜀中姓勾龙的比较多,元代勾龙纬,官太常博士。勾龙氏或简化为勾姓,今已不见使用。

4.供氏,或系共氏所改。供氏来源,姓氏史籍无载,何光岳、陈明远等人认为,供氏可能是由共氏改姓而来。明代广东南海人供仲序,洪武年间任攸县县丞。在今浙江、江西、福建、江苏、四川、广东、河北等地皆有此姓。

5.龚氏,共氏避难改为龚氏。《古今姓氏书辩证》认为:“龚,其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清熊峻运《新纂氏族笺释》认为龚氏“系出共工氏。黄帝臣共工,司水土,子句龙继其职,其后为龚氏”。清王筠认为“共”改“龚”是因为古人书写习惯造成的,“龚仍是共字,古人好茂密,加龙字”。何光岳认为,在箕子之前,商代卜辞里就已经出现有龚国,龚氏乃共工氏之后无疑。得姓之后,龚氏主要繁衍于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地。两汉时,已迁徙到江苏、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魏晋隋唐时,称盛于江南地区,并在武陵郡(治今湖南常德)形成望

族。宋元以后,播迁至全国各地,并漂洋过海到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地。汉代渤海太守龚遂,画家龚宽,音乐家龚龚德;宋末元初画家龚开;清代画家龚贤,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如今,龚氏已发展成为中国人口排名第90位的姓氏,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尤以湖南、湖北、四川、江西、江苏、重庆、贵州、河南、浙江等省为多。

6.洪氏,为共氏避仇所改。《世本》认为,洪氏为共工氏之后,因避仇由共氏改为洪氏,“洪氏,共工氏之后,本姓共氏,后改为洪氏”。《元和姓纂》《姓氏寻源》等姓氏史籍均有类似记载。共氏避仇改为洪氏大概在汉代,宋代洪适在为其叔父作墓志铭时说:“昔包羲氏既衰,共工氏以水纪伯九域,共氏其后也,后世避怨为洪氏。”洪咨夔《于潜洪氏谱系图序》也说:“伏羲、神农间,共工以水德伯九州,其子勾龙为后土,后裔封于共,为共氏,汉末避仇,益水为洪,吾宗共伯之胄也。”得姓之后的洪氏先是在今河南、河北等地发展繁衍,后播迁至甘肃、安徽、江西等地,并在敦煌(今属甘肃)、宣城(今属安徽)、豫章(治今江西南昌)形成望族。北宋时,播迁到广东、福建等地。明清时期,全国各地都有洪氏族人分布,有的还迁徙到了海外。历史上,洪氏人才辈出,三国庐江太守洪矩,南宋名臣洪皓、金石学家洪适、文学家和史学家洪迈、诗人洪咨夔,明末名将洪承畴,清代戏曲作家洪昇,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洪仁玕,文学家、思想家洪亮吉等。如今,洪氏已发展成为中国人口第97大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台湾、福建、广东、浙江、安徽、江西、江苏、湖北等地是洪姓人口较多的地区。

通过上述梳理考证可以看出,共、恭、勾龙、供、龚、洪等几个姓氏均为共工氏之后。今河南辉县一带的太行山前地区是共工氏活动的核心地区,河南辉县是上述姓氏的最重要的祖根地。

(作者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