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人文牧野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3月29日 星期

共工精神的主要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唐金培

“辉县人民干得好,全靠共工精神来引导。”这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句耳熟能详的顺口溜。新的历史时期,分析和总结共工氏的历史功绩,继承和弘扬以勇于斗争、勇于创新、勇于奉献等为主要内容的共工精神,不仅可以为我们干事创业和构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而且可以为实现中原更加出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共工氏的历史功绩

作为人文始祖和水神的化身,共工氏为促进中国史前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一是推动了中国史前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最早的共工氏可以追溯到比炎黄更早的女娲时代,作为远古时代拥有“九州”的古帝王,共工氏是与伏羲氏、神农氏等齐名的人文始祖。《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宋代刘恕在《通鉴外纪·包羲以来纪》中将“伏羲、神农、共工”列为“三皇”。从共工氏其显赫的地位和强大的势力来看,共工氏不失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人文始祖。

二是揭开了中国水利事业的第一页。共工氏的神话传说和文献记载绝大部分都与水有关。如“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管子·揆度》);“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土”(《史记·律书》);等等。尤其是共工氏“壅防百川,堕高堙庳”(《国语·周语》),不仅开创了筑堤防洪的先例,揭开了中国水利史的第一页,而且为后来大禹的大规模治理洪水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共工氏不愧为中华民族史上最早的治水英雄和水利专家。

三是改变了自然界格局的不合理状态。一说起共工氏,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故事。“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列子·汤问》);“昔者共工

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淮南子·天文训》);等等。在历史学家白寿彝看来,不论是从治理洪水还是从怒触不周山,都可以看出共工氏是一个以改造自然为职任的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共工精神的丰富内涵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正是在共工氏在推动中国史前文明前进的过程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共工精神。

一是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斗争精神。翻阅历史文献,共工氏与女娲氏、神农氏、祝融、颛顼、帝喾、尧、舜、禹等天下共主都有抗衡或争斗的记载。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此外,《列子·汤问》《文子·上义》等都有共工与颛顼“争帝见诛”之类的记载。《荀子·议兵》《韩非子·五蠹》等都有“禹伐共工”之类的记载。当炎帝部族被黄帝部族打败后,共工氏继续与黄帝部族的颛顼、帝喾等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二是勇于挑战、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共工氏居住的今河南辉县一带正是洪水泛滥最为严重的地方。共工氏率领部族战天斗地,所采用的“壅防百川,堕高堙庳”办法,无疑是对治理洪水的一种有益探索。共工氏不仅修筑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防洪工程,而且发明了“以水乘木”的舟船,开凿了人工水井等。此外,还在原始农业、原始手工业等方面都作出了不少开创性贡献。正如历史学者张新斌所说的那样,作为中国最早的“工程技术的发明者和保有者”,共工氏的名号成为后世“工技职位代名词的内在基础”。

三是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作为部落首领,共工氏在和颛顼争夺领袖地位而发动的战争中失败后“怒触不周山”,一方面反映了他刚烈勇猛、不甘失败的性格特点和英雄气概;另一方面,表现出他的顽强勇敢、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奉献精神。毛泽东在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对“不周山下红旗乱”一句的注解时称赞“共工是胜利的英雄”。袁珂也认为:“共工触山,‘折天柱,绝地维’,打破为颛顼所统治之旧世界,使世界局面为之改观,从革命者的眼光看来,共工的这一行动就是具有大魄力的英雄行动。”

共工精神的当代价值

弘扬中国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共工精神,既是实现中原更加出彩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一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艰苦的自然条件和残酷的社会斗争中形成的以“斗争”“创新”“奉献”等为主要内容的共工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集中体现,而且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二是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共工氏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斗争精神,勇于挑战、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及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勇于担当和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只有像共工氏那样不忘初心,直面困境,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够攻坚克难、奋发有为。

三是凝心铸魂的重要力量。实现伟大梦想,需要伟大斗争。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实现中原更加出彩,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需要我们凝心聚力,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只有大力弘扬和传承共工精神,始终高举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火炬,才能在物质上强大起来的同时在精神上也强大起来,才能永远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共工氏所处的时代虽然相去久远,但勇于斗争、勇于创新、勇于奉献的共工精神历久弥新。我们要把共工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为共工精神的大众化时代化找好结合点和切入点,积极培育共工精神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新形态,让共工精神真正成为新时代实现中原更加出彩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