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人文牧野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3月29日 星期

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共工氏


张新斌

共工氏是上古时期的非常重要的氏族部落,共工氏也是共工氏氏族部落的首领,文献中的共工氏可能讲的是不同时期的共工氏的首领,其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之前。

我们纪念共工氏,是因为共工氏是中华人文始祖。谈起中华人文始祖,我们自然会想到炎帝和黄帝。但是炎帝、黄帝并不是仅有的人文始祖。一般来讲,中华人文始祖是个群体,至少应包括“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有多达七种的说法,这些说法涉及伏羲、女娲、祝融、神农、燧人、共工、黄帝、颛顼、少昊等。宋代学者刘恕,为了弥补《资治通鉴》的不足,特别撰著了《通鉴外传》,开篇从“三皇五帝”说起。在他的三皇之说中,共工氏名列其中。汉代学者高诱注《淮南子》,特别提到共工氏为“天神”。西晋学者杜预在注《左传》时,强调“共工氏以诸侯霸有九州者,在神农前,太昊后。”可见在历代学者的研究中,共工氏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初学记》《佛祖历代通载》等也都提到了共工氏。而且在《汉书·古今人表》中,已经明确将上古的20位古帝,名列其中。除了伏羲、炎帝与黄帝被列为第一等的“上上圣人”外,共工氏名列其中第二等的“上中仁人”。共工氏能成为伏羲与神农之间的一个高峰,说明共工氏位列三皇,并不是空穴来风的。《左传》在追溯上古古帝时,也特别强调了黄帝纪云、炎帝纪火、共工纪水、太昊纪龙。

我们纪念共工氏,是因为共工氏是上古时期一定阶段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是中国工匠文化的源头。《汉书·古今人表》所列的“上中仁人”中,有女娲氏、共工氏、容成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沌混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亡怀氏、东扈氏、帝鸿氏。这些古帝都是作出有特殊贡献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部落名号中均没有带有“工”字。在我们见到的文献中,所记载的上古时期部落或部落首领的名号中,但有工字者,惟有共工氏,可见“工”是共工氏的特征。共工氏之所以能够以水纪官,说

明共工氏部落最擅长的就是治水。并且在较长的时间里,共工已经成为一个工程管理方面的专有官职,且担任这一职务的均应为各个时期的共工氏部落的首领。帝舜之时由垂担任共工一职,则是这一历史真实的具体写照。《管子》记载共工之时,“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反映的正是尧舜时期的历史真实。洪水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洪水治理的人力基础是工匠,毫无疑问共工氏是中国工匠的最早代表者。

我们纪念共工氏,是因为共工氏是共地所形成的共和文化的源头。著名古史专家徐旭生先生在他的名作《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认为,上古时洪水的发生地主要应集中在黄河的转弯处,洪水其实就是共水,共水就在共地,其实也就是共工氏的旧地。著名考古专家邹衡也认为共工氏活动地区的南端就是辉县。辉县古称共的历史特别悠久,甲骨文中的共地或共国就在辉县,西周时候的共邑,其实就是卫国的一个重要城邑,其最著名的主人就是共伯和。西周末年周王室发生了内乱,共伯和受命主政王室,使朝政度过了危机,史称“共和执政”。于是有了“共和”这样一个全新的称谓,直到现在我们国家体制称之为“共和国”,尽管两者的内涵完全不同,但是我们应该为共和国的名号的源头来自于辉县而感到自豪。从商代名共,西周为共国、共邑,东周以后为共县、共城县,时间长达2000多年,可以说在全国的县级建制中与共的亲密关系,非辉县莫属。

我们纪念共工氏,是因为共工氏是中国最早的敢作敢为、战天斗地的英雄。共工氏最大的事迹,就是与颛顼争为帝,而怒触不周之山。《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共工氏可以怒而让天塌地陷,这在上古传说中是非常罕见的。《韩非子》则记载共工谏尧的史事,“尧欲传位于舜,鲧谏曰:不详哉。孰以天下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共工又谏曰:孰以天下而传位于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而诛共工于

幽州之都。”颛顼与尧,均被后世尊为“五帝”。共工氏不惧权威,敢谏敢为,性情率真,是真英雄。毛泽东在《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有“不周山下红旗乱”的名句,他认为从《淮南子》的记载看,共工没有死,共工是确实胜利了,“共工是胜利的英雄”。

我们纪念共工氏,是因为共工氏是中华共姓、龚姓、洪姓等姓氏的得姓始祖,辉县是这些姓氏的寻根圣地。《元和姓纂》所言:“共,共工氏之后……今河内共城是其地也。”又,“洪,共工氏之后,本姓共氏,因避仇,改为洪氏。”《古今姓氏书辨证》:“其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可见龚姓、洪姓的本源在共姓,共姓源自共工氏。依照中国科学院对全国人口数量的排序,洪姓排位第99位,人口有200多万;龚姓排列第100位,人口也有200万。共工氏的姓氏还有水姓、恭姓、供姓、勾龙姓等,彝族、水族、苗族、侗族、壮族、土家族、布依族等都尊奉共工氏为先祖。从血缘的角度说,共工氏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多民族国家里仍然具有文化符号与纽带意义。

共工氏是中华人文始祖群体中的重要代表,在上古历史中占居着重要的地位。共工氏是新乡文化的源头,是新乡文化中的闪光点。新乡先进群体战天斗地的精神源头,太行山人敢叫日月换新天、誓把河山重安排的大无畏精神与气派,均可以追根寻源到共工文化。深入挖掘共工文化的丰富内涵,为当代新乡文化建设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作者为中原文化名家,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