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平凡处深耕 在常态中提升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教育局“上好每一节常态课”要求,推动课堂教学从有效走向优质,日前,市十中“一校三区”初中英语“同课异构”主题教研活动在市十八中顺利举行。

  在教学内容统一而教学设计各具特色的“同课异构”框架下,市十中李小妍老师与市十八中刘雪琳老师围绕Unit 3“OurColorful School Life”展开听说教学。两位教师基于同一主题,展现出不同的教学智慧与课堂风格。

  刘雪琳以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巧妙运用时钟教具贯穿课堂,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环节层层递进,重点难点把握精准,课堂节奏张弛有度。李小妍则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科图片导入,教学目标明确、方法灵活多样。

  两位青年教师虽风格各异,但均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为常态课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课后,三校领导、教研组组长及相关专家围绕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学生参与、评价反馈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市十中英语组组长李艳敏表示,课堂应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并建议融入跨文化视角,拓宽学生视野,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市十中副校长王敏以“声”“生”“升”三字凝练课堂精髓:教师语言表达清晰有力,课堂氛围生机勃勃,教学内容与学法指导层层升华,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市四中副校长宋秉玉表示,常态课应杜绝“教”与“学”脱节现象,倡导通过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引导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向“主动参与”。

  市十八中副校长王冉提出,英语教学应注重连贯性与吸引力,并建议引入跨学科听课机制,以多元视角促进课堂实效提升。

  最后,市十中党总支书记席晋作总结发言。他说,教育者应摒弃“讲即会”的传统思维,真正树立“以学定教”的理念,坚持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培养学生持续学习与交流的意愿,让每一堂课都能真正帮到学生。 (朱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