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国山西典商书信档案探析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王中良 陈星

  清代,山西不仅是当铺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大量山西典商走出三晋大地经营当铺成为当时十分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一直以来,学界没有对山西典商档案资料进行专门研究,对近年来大量涌现的书信、账簿、清单等文书档案也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新见十种山西典商书信档案介绍

  新见十种山西典商书信档案包括3种往来信稿抄本、3种书信底稿抄本、4种尺牍范本,共计763封书信。

  (一)往来信稿抄本

1.《恒裕典东伙往来信稿抄本》反映的是同治十一年(1872)至光绪三年(1877)山西介休典商在直隶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的跨地域典当经营活动。

  2.《增义典往来信稿抄本》反映的是光绪二十年(1894)至二十四年(1898)山西平遥典商在山东曲阜(今山东曲阜市)的跨地域典当经营活动。

  3.《合盛典往来信稿抄本》反映的是民国二年(1913)山西介休典商在湖北松滋朱家埠(今湖北松滋市老城镇)与各种社会关系的往来互动情况。

  (二)底稿抄本

1.《某票号致隆泰典等晋商当铺书信底稿抄本》是同治年间湖北沙市(今湖北荆州市沙市区)某票号寄出书信的底稿抄本,寄信对象均为当铺。

  2.《合盛典书信底稿抄本》是光绪十三年(1887)山西典商在湖北松滋朱家埠(今湖北松滋市老城镇)的寄出书信底稿抄本。

  3.《晋商某质铺书信底稿抄本》是民国四年(1915)至民国六年(1917)山西典商在湖北监利新沟镇(今湖北监利市新沟镇)的寄出书信底稿抄本。

  (三)尺牍范本

1.《汾州府某典商尺牍范本》反映的是道光年间山西汾州府典当商人在湖北樊城(今湖北襄阳市樊城区)的跨地域典当经营活动。

  2.《沔阳某介休典商尺牍范本》反映的是光绪年间山西介休典商在湖北沔阳(今湖北仙桃市)与各种社会关系的往来互动情况。

  3.《董市镇晋商质铺尺牍范本》反映的是山西典商在湖北枝江董市镇(今湖北枝江市董市镇)与各种社会关系的往来互动情况。

  4.《□学摘录》反映的是光绪年间山西介休典商在湖北樊城(今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沙市(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等地的跨地域典当经营活动。

  二、山西典商书信档案的形态特征、主要功能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山西典商将书信资料分为“往来应酬之信底”和“来往号信”两类来进行管理。

  (一)形态特征

“往来应酬之信”如实记录了山西典商为维护经营环境、应对经营难题、降低经营成本所做的努力。其文本格式与普通书信无太大差异,但作为“信稿账”体现出了一些特点。如往来对象均是与当铺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互动内容主要是围绕当铺的经营管理,绝不涉及私人事务。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往来应酬之信”具有了“公信”性质。“来往号信”被称之为“公信”“公函”,是东家与掌柜、总号与分号以及分号之间围绕资金调度、人事安排、运营管理等内容的来往书信,其文本格式、内容都体现出区别于普通书信的明显特征。在内容方面,“来往号信”的内容遵循一定的标准化要求。另外,编号是“来往号信”在日常管理方面体现出的一个特征,对书信进行编号主要是将书信作为经营管理的依据、凭证和行商备案。

  (二)主要功能

“往来应酬之信”体现出一定的商业性、经营性功能。一是传递商情信息,包括典当业法令政策调整、周边地区典当业发展动态、应对经营难题对策、各类银钱数据等信息。二是记账凭证,将“往来应酬之信”誊写抄录、装订存档,以此作为记账的原始凭证。三是构建社会关系网络,利用“地缘”“乡缘”“业缘”关系,通过书信结交各类社会关系,构筑社会关系网络,解决经营管理困难。“来往号信”起着沟通、报告、请示、指示、会计票据的作用,与会计账簿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业务运作体系。一是传递商业信息的主要方式,包括各类营业信息以及钱价、物价、农业丰歉等商情信息。二是物品清单、账目凭证,这让书信具有“清单明细”和“核对凭证”的双重作用。三是调度资金、安排人事、申明号规的管理工具,包括利息、钱价、人事变动、申明号规等事宜均由东家通过书信安排落实。

  三、山西典商书信档案的研究价值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固然要依赖文集、方志、私人著述等文献资料,但能够真正反映历史上商人经营活动的资料是商人们在具体经商实践中实际运用的书信、清单、账簿等民间档案。新见10种山西典商书信档案是反映清末民初时期晋商典当业资本、营业制度、社会关系等问题的第一手材料,可为我们深入开展晋商典当史研究提供丰富信息。就书信研究而言,前人大多关注的是政治家、名人书信,而忽视商人、士兵以及社会下层一般人书信的史料价值。近年来,部分学者利用商人书信档案开展学术研究,但与契约文书、账簿等资料相比,书信档案仍是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这批书信档案资料可为深入推进商人书信档案专题研究提供了史料支撑。此外,研究商人如何利用书信完成经营活动的运行机制,对构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商业、金融体系方面会取得一些新认识。中国历史上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为避免以偏概全、开展区域经济史研究是一条可行之路。这批书信档案可为学界深入开展区域经济史研究提供丰富信息,不仅有利于学界深入开展区域商业史、金融史、城市史甚至乡镇史研究,还可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建设以及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依据。书信档案中有大量成体系的利率、物价、钱价、汇费、酒资等数据,可为当前量化史学、货币史、商业史等研究提供翔实的数据支撑。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见清代民国山西典商书信整理与典当业研究”,项目编号:19YJCZH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