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痔疮患者术后恢复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痔疮属于肛肠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保守治疗无效果时,需要及时手术治疗。由于肛周组织结构较为复杂,且神经末梢较为丰富,功能特殊,术后易出现水肿、渗血等现象,影响手术创面的愈合,并引发剧烈的疼痛感。目前,临床为了提高痔疮患者术后恢复效果,采取了一系列临床干预措施,但多数患者由于痔疮术后对恢复措施不了解,易出现多种应激反应,从而影响术后恢复。那么如何促进痔疮术后恢复呢?
1.采用麝香痔疮栓治疗
痔疮术后,先用高猛酸钾溶液进行坐浴20分钟。之后在肛门内塞麝香痔疮栓,每天两次。在此治疗方法前,需先尽量排空大便。
2.痔疮术后中医疗法
中医认为,痔疮术后因湿热滞留,气血瘀滞,故需以清热泻火、退热止痛为主。取长强、会阴、飞扬、秩边、次鼹等穴位,针刺得气后,留针半小时,行泻法,每天一次。
中药材具有清热燥湿、活血祛瘀的作用,而中药熏洗坐浴,可以松解肛门,彻底化解淤积、郁结与湿阻,从而改善代谢循环,实现止痛的作用。
3.特定电磁波用于痔疮术后的恢复
可以内外共同加热,使病变组织均匀受热,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结缔与肌肉的组织张力,从而提高疼痛耐受度与局部免疫力,提高抑菌作用的同时减轻局部炎性反应,消除或是缓解肛周疼痛,实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的作用。
4.促进痔疮患者术后恢复的护理干预
在痔疮手术围术期内,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辅助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做好术前健康教育,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与不良心理,指导排尿、排便训练,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术后,及时提醒患者在排尿功能没有恢复前,需控制好饮水量,预防膀胱过度充盈而引发尿潴留。及时向患者讲解术后4小时可适当饮水,饮水量不可超过300ml左右。术后6小时~8小时,叮嘱患者进食少量的流质食物。术后第二天,改变为半流质性食物,之后逐渐过度至普通食物为主。多食用清洁、易消化的食物、新鲜的水果与蔬菜,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在排尿恢复后,多饮水,预防便秘。术后患者均出现疼痛症状,护理人员可采用播放音乐的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疼痛感。还可采用按摩小腹、热敷小腹的方式,缓解疼痛症状,如有必要,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进行治疗。术后2小时~4小时,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进行自主排尿,对出现排尿困难的患者,遵医嘱进行穴位按摩或是耳穴埋籽、针刺激中医疗法治疗,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
(新乡市中心医院 李荣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