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颗星都闪亮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高新区道清路小学“拥抱差异,阳光下共成长”融合教育温暖“星星的孩子”侧记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吕晓彤
在高新区道清路小学,有一个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的特殊群体,他们从小患有孤独症,如同夜空中独自闪烁的星星,带着独特的光芒和轨迹。然而,这些孩子却在充满爱与温暖的校园“天使班”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长天地,开启了一段温暖而特别的“旅程”。
每天清晨,校园里都在上演温馨的画面:普通班的学生会主动走向“天使班”的学生,露出真诚的笑容,牵着他们的手一起走向操场。在爱的滋养下,“天使班”的学生正在悄然改变——从躲避目光到主动挥手,从沉浸自我到愿意参与集体活动。每一个细微的进步,都在诠释着“拥抱差异,融合共成长”的教育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
作为16名孤独症学生在校园里的温暖港湾,“天使班”已成为学校推进融合教育的重要平台。如今,独具特色的“校园全域融合”模式正将关爱从课堂延伸到校园的每个角落。
在学校5位特殊教育老师的悉心教导下,这些“星星的孩子”都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展露了温暖的笑容,保持着稳定的情绪,敢于和陌生人交流......“去年入学的10名学生,现在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普通班级的活动。”道清路小学西校区执行校长张恒介绍道。
为了帮助“天使班”的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学校特别建立了“二对一结对子”机制——每个孤独症孩子都有两个普通班的“小天使”伙伴。这份陪伴是一场双向的滋养:在伙伴的引导下,孤独症孩子更快熟悉了校园,获得了安全感;而普通班的孩子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学会了承担责任与关爱他人。
在校园日常活动中,“天使班”的学生实现了从“旁观”到“参与”的转变。运动会上,能力较强的学生参加趣味比赛,能力稍弱的则在伙伴的帮助下参与沙包投掷、跨越障碍等项目,还有的担任啦啦队员和后勤帮手,每个人都成为了运动的参与者;六一儿童节的舞台上,“天使班”的集体舞蹈虽然动作不算标准,但他们认真的表演赢得了全校最热烈、最持久的掌声。张恒回忆:“那次成功的演出,不仅让‘天使班’的孩子们收获了自信,更让全校师生看到了他们的无限潜力。”
“最重要的是多鼓励、多引导,用更多的耐心与爱心去陪伴他们。”“天使班”老师分享教学心得时说,“看着他们从最初的抗拒到接受,再到喜欢上学、舍不得离开老师,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我们坚信,用生命影响生命,就是最好的教育。”
如今,在校园里,普通班学生见到“天使班”学生都会主动表示友好,整个校园洋溢着理解与关爱的氛围。也正是因为“天使班”的存在,校园欺凌现象明显减少,友爱互助的氛围日益浓厚。
“学校现在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我们希望通过融合教育,帮助孤独症孩子逐渐走出自己的世界,学会接纳他人,同时也让整个社会更加理解和接纳这个特殊群体。”张恒说,融合教育不仅是一种方式,更化作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每个孩子都在包容与关爱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