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太行觅画魂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杜国平山水画刍议


跃上葱茏四百旋 杜国平 作



君子兰

  杜国平,新乡市知名山水画家,早年凭借西画功底敲开画坛大门,并取得过辉煌的成绩;近年来致力于山水画的创作,在画坛异军突起,频出佳作。提到杜国平,也许人们会想起他几年前创作的巨幅人物画《太行公仆吴金印》和《摄影家牛子祥》,前者是国画绘就,后者以油画落笔。这两幅画,在当时我市的画界和社会上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太行公仆吴金印》,应该是他人物画中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

  不久前,杜国平又推出了他近年来创作的国画山水画展。虽然作品未经精装细裱,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依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0余件作品,也算是近年来的精品力作,画的全是太行山,取名“太行听泉”。

  多年来,杜国平一直坚持深入太行山写生,无论酷暑还是寒冬,从不间断。从作品落款处我们看到,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南太行:从辉县市的南坪、关山、齐王寨、天柱沟,到林州市的红旗渠、山西的王莽岭等。由此可见杜国平在创作上的勤奋刻苦,以及他对绘画的热爱、对太行山的笃深情感。

  这次展出大多是写生作品,也有几幅创作画。无论是小幅写生画还是大幅创作画,都表现出他深厚的笔墨功底和对中国大写意精神的深刻领悟。如他的写生画《深山人家》《收获季节》《太行春来早》《太行雪景》等,画面清新秀丽,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表现了山里人恬淡悠闲的生活状态。虽说以写生为主,但每幅画都洋溢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笔墨情韵。作品既写实又写意,景物取舍有度,画面亦真亦幻。观其写生画,已不再是场景的再现,而是一个画家心灵的写照。特别是杜国平近几年的写生作品,既有黄宾虹的苍润饱满,又有陈子庄的萧疏淡逸,画面线条流畅、意趣丰富。一位老画家看了画展后说:“这哪里是写景,简直是画魂!”

  的确如此,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意境是画的核心,也是一个画家心灵的映射。与其说杜国平在画山写景,倒不如说他在与太行山对话。他用自己的笔墨语言,把太行山的灵魂画活了。

  他的创作画如《太行祥瑞图》《太行观瀑》及《跃上葱茏四百旋》等,采用的是大写意手法。画中太行山雄伟壮丽,看近处巍峨挺拔,观远山云蒸霞蔚,特别是《雨后太行》图,巍峨壮观的太行山在经过秋雨的洗礼和润泽之后,更增添了几分秀丽与妩媚。山壑间云雾升腾,山坡上有几点绽放的红叶,几株苍翠的松树,屹立于崖边的岩石之上,一条细瀑从山崖边缓缓滚落,仿佛在弹奏着动人的旋律。这便是太行山深秋的景色,宛如仙境一般。

  这就是中国画大写意的意境和玄妙,明明几笔淡墨,却让你听到了松涛的怒吼、云雾的吟叹、山泉的放歌......宋徽宗当年给考生出画题,让画一幅《深山藏古寺》,夺魁者只画了溪边一个挑水的和尚,读来却令人产生无限遐想。这就是典型的中国文人画中的意境,画中灵魂总爱在没着墨的地方生根发芽。王维在画《辋川别业》时,心里想的不是怎么描摹窗外的竹林,他在想如何让赏画人一脚踏进去,能踩出簌簌作响的满地松针。这就是山水画最动人的秘密,它就藏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诗情画意之中。

  反观杜国平的山水画,虽然还未曾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但他近年来一直孜孜以求、突破自我。他不断探究与实践,一边学习理论,一边临摹历代名家的精品佳作。他痴迷黄宾虹的晚年山水,临摹过清代“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的佳作画卷,对陈子庄恬淡自然的画风更是学而不厌。所以,我们从近几年杜国平的山水画创作中,看到了他日臻完善的艺术风格。

  杜国平天生对绘画悟性极高,他性情率真而淡泊名利,始终以一种宁静的心态寻求着那份单纯的快乐和怡然。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希望他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让自己的山水画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