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卷写在实践中(二)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从一名驻村干部、北大博士樊文翔身上看到了什么
毛德胜
做一个认真的学习者。樊文翔作为走出象牙塔的高学历人才,始终没有一点优越感,总觉得自己在“社会大学”中只是一名新生,以一颗虔诚的求知之心,向领导同事学,向身边群众学,结合工作劳动学,在实践实干中学。他时刻保持阅读的习惯,坚持在山村静谧的夜里与书为友,共话成长,把书本中的“水分”挤出来。不到两年时间,他不仅学会了山楂的种植加工、山区工程建设的基本常识、民宿农家乐的经营之道、砌墙和泥及摘香椿、连翘的手艺、说好“盘上”话的窍门,还继续坚持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华传统典籍等。无论白天事务再多、身体再累,他都咬牙坚持每天阅读学习,写下了5本厚厚的笔记。入村仅3个月,他不仅用脚步丈量了辉县市南寨镇凤凰山村7.2平方公里内8个自然村的所有农户,同村民面对面交流,学习了解到许多东西,还和20多个农家乐、民宿经营者成了朋友。他收获的不单是知识、本领、经验、能力,更重要的是干群的融合、品格的锤炼、灵魂的锻造、逐梦的坚毅。
做一个忠诚的执行者。如今,樊文翔成了乡村基层工作人员,成为直接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的“操盘手”,面临着诸多实际问题的挑战,他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反而将其当成了磨练自己、增长本领的路径和良机。他常想,这个时代需要什么人?需要抱有远大理想的追梦者,需要将个人抱负融入国家发展的奋斗者,需要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开辟新道路的开拓者。有了这样的认知,樊文翔满眼都是别人的长处,驻村第一书记魏会军等都成了他的老师。在如何做好执行者的磨合实践中,他很快总结找到了依靠群众、依靠组织、依靠班子、依靠方法“四个法宝”。在凤凰山村的一年时间里,驻村工作队日常工作、重点工作、特色工作样样少不了他。2024年10月,樊文翔到辉县市南寨镇担任党委副书记(仍兼任驻村干部),忠诚执行者的本色依旧未变。在镇党委书记李国军大力支持下,除做好日常工作外,他利用个人特长和独特经历,在协调管理、特色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干部群众感叹道:“小樊书记是个镇领导,倒像个办事员;正儿八经是个大博士,倒像个老百姓。”
做一个忘我的建设者。樊文翔所驻村的西南方向不到100公里,便是自己的家乡,但以驻村之村为家、爱驻村之家为家的樊文翔入村后竟无暇回去一次。他驻村就吃住在村里,到镇里工作就吃住在镇上,没有过过星期天。樊文翔这样说:“我不仅代表自己,也代表着单位和干部的形象。如果开会总是迟到,会后不见人影,经常消失在群众的视野内和建设现场,大家会怎么想?”他除了做好分管工作外,还发挥特长,深入调研,围绕驻村帮扶工作和乡镇特色产业,撰写出了《关于南寨镇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关于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调研报告》《关于南寨镇石墨产业的调研报告》和《关于南寨镇弹簧产业的调研报告》等一系列调研成果,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了决策咨询和决策依据。他还在镇机关积极推动创新工作,组织“寨·青春”读书会为青年干部成长助力;开设青年理论宣讲专栏并进行主题授课;策划“寨”里有民宿活动主动服务文旅发展;拍摄系列短视频服务乡镇工作大局;经上级团组织和镇党委牵线搭桥,联合清华大学“初心服务团”走进南寨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
做一个贴心的陪伴者。樊文翔经常扪心自问,提醒自己“一定要用实际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用真情去换真心,做一个贴心的陪伴者。山区村民居住分散,交通又不方便,多数村民的子女在山下或外地打工、上学,使得本就孤单的老人连个说话的伴儿都没有,樊文翔就利用各种机会见缝插针,登门唠家常,“大爷”“大娘”成了他的口头禅。老人只会说方言,难以辨识,他就耐心听、反复练,学会当地特色的“盘上”话,突破语言关,用山里人听得懂的话同他们促膝交谈。樊文翔在聊天中发现,一名想扩大再生产申请小额贷款的村民在填写合同和准备材料中总是出现遗漏,就耐心向他讲明相关政策和要求,协助他准备申请材料进而顺利获得贷款。凤凰山村没有学校,村里的青少年是农家的宝贝和村里的稀客,也是樊文翔的陪伴对象。遇到平时在外上学、周末回家的中小学生,樊文翔就辅导他们写作业、复习功课。樊文翔在驻村第一书记魏会军和村“两委”的支持下,创办了“山河课堂”,把那些从幼儿园到中学的小朋友召集起来,把课程划分为文化课、道德课、体育课三个方面,因人施教,具体辅导,效果很好。《河南日报》记者称:“北大博士太行深山‘带娃’,以知识之光点亮山村希望。”《新乡日报》报道说:“樊文翔在点亮山村孩子们的未来。”他说:“你做一个贴心的陪伴者,把群众当贴心人,群众就把你当贴心人,群众的满意就是我的收获,群众高兴就是我的乐趣。”
做一个独立的思考者。樊文翔从挂职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基层群众千呼万唤。他在工作中养成了说话思考、遇事思考、静处思考、深夜思考的习惯。樊文翔在《驻村手记》中写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驻村干部就是这‘针’中的一员,也是连接针线的直接黏合剂。”“人们常说要做实事儿,并把实事儿等同于引进项目和资金,对‘务虚’的工作重视不够,而基层直接面对群众,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同,有时对党的政策理解有偏差,如果我们下功夫搞好宣讲和引导,增强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拥护与信任,同样是做实事儿。”樊文翔不仅在精进自己、强筋壮骨方面有“珍惜时光、坚持学习;把握机会、锤炼本领;守住宁静、专注当下”等一整套的深度思考和严格约束,而且在创造性工作上围绕“立足镇情,服务大局,以多彩的宣传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学习,改进作风,以读书学习助推机关干部能力提升;发挥特长,深入调研,以可复制的经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等课题,又有了新的建树和方案。
个人的价值只有融入时代洪流才能永恒,青春的意义只有与家国同频共振才更显厚重。樊文翔,这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虽尚无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正在既脚踩泥土又胸怀天下的伟大情怀与格局中奋斗升华,磨砺出彩,全力把答卷写在鲜活生动的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