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幼保健院
筑牢护理安全防线 提升全员职业素养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为深化专业知识储备,共筑生命安全防线,近日,市妇幼保健院在门诊五楼会议室举办2025年第三季度护理理论培训,全体护理人员参加。此次培训由示教室护士长王丽雯主持。
医务科赵敏以《正确认识“艾梅乙”,消除歧视,反对家庭暴力》为题授课。课程首先强调规范“艾梅乙”(艾滋病、梅毒、乙肝)人群就医流程,确保对该群体一视同仁、严格保护隐私;其次倡导性别平等,引导医务人员识别和纠正性别偏见,尊重不同性别患者的心理需求与表达习惯,保障患者身心健康;最后提出,医务人员需具备识别家庭暴力的能力,建议护理部联合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及时处理针对“艾梅乙”患者的歧视、暴力或隐私泄露事件,打造安全、无歧视的医疗环境。
感控科科长杨红芹以《职业暴露监测及防护》为题授课,课程旨在通过系统性防护培训强化预防意识、结合定期健康检查监测健康状况,双重举措降低医务人员职业风险,进一步提升大家的安全防护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保障身心健康。参训人员通过学习,明确了职业暴露的概念、传播途径及风险因素等知识,熟练掌握了职业暴露的规范实操处置流程。
产二科护士长樊丹丹以《筑牢安全防线——跌倒坠床与压力性损伤的防范管理》为题,深入分析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两类风险因素对患者的具体影响,针对孕产妇这一特殊人群开展针对性的专科特色综合评估;同时结合该院使用的风险评估工具实施动态监测,以此精准识别高风险人群。课程围绕“衣、食、行、护、环”五大方面,细化制定详尽的预防措施,鼓励家属积极参与,与医护人员协同构建全面、细致且精准的风险防范护理体系。
新生儿科护士长李红以《NICU非计划性拔管的细节管理》为题进行讲解,系统阐述了非计划性拔管的概念、常见管道类型及临床意义,深刻剖析了非计划性拔管对患儿生命安全的威胁及可能引发的医患纠纷。通过学习,大家全面提升了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防控能力。
妇产科重症病房护士长陈素梅围绕《全院视角下——抽血、输血与抢救操作的问题及规范》《引流管与宫腔球囊护理》展开讲解。她结合典型临床案例,以具体生动的表述引导大家带着问题深入学习,着重强调操作规范化与流程标准化的重要性:一方面要求加强输血全流程管控,保障患者用血安全;另一方面详细阐述管道护理的核心细节、健康宣教要点及及时规范书写护理文书的必要性,为护理人员提供实用的临床工作指导,助力其落实细节护理,持续优化多学科协作机制,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此次培训从源头上筑牢了护理安全防线,通过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强化护理队伍建设,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赋能。
(郭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