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健康过成日子而非任务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在新乡这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里,我们总爱唠唠家常、聊聊生活。健康其实就藏在咱们每天的柴米油盐、举手投足间,健康不是遥不可及的医学名词,而是能摸得着、过得明白的生活日常。
别把“养生”变成“折腾”,健康日子本该是顺心的
在前几天的一次讲座中,有位阿姨拿着一堆保健品问我:“姑娘,这些能治百病不?”我笑着说:“阿姨,咱们喝了几十年的小米粥、吃了半辈子的凉拌菜,可比这些瓶瓶罐罐养人!”现在好多人把“养生”搞复杂了,仿佛不吃点稀奇古怪的补品,不跟着网红做“极端断食”,就不算养生。其实,咱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吃饭七分饱,荤素搭着来”,比那些折腾人的法子更实用。
健康不是和自己较劲,是让日子过得顺心、舒坦,就像咱新乡人爱吃的浆面条,酸香适口、滋养脾胃,这才是融入生活的养生智慧。
“防大于治”不是口号,而是每天要做的“小行动”
有位大哥体检时发现早期肺癌,他说:“要是早几年戒烟、定期体检,说不定能更早发现苗头。”这话戳到不少人的心窝子——咱们总是等到身体报警才追悔莫及。但健康就像咱们守着的新乡老城,得定期“修缮”。每年要做一次全面体检,有慢性病家族史的,更得提前留意,把“防”字融进每天的日子:炒菜时少放油盐,以防“三高”;冬天戴口罩、接种流感疫苗,以防呼吸道疾病;心里有压力别硬扛,找朋友唠唠、去公园逛逛,以防心理疾病。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打算”,能帮咱把健康牢牢攥在手里。
健康责任不只是为自己负责,更是要成为家人的依靠
有次在社区开展科普宣传时,一位大姐红着眼圈说:“我以前只顾着挣钱,忽略了身体,后来生重病,孩子没人照顾,老人也跟着操心......”很多患者生病后,最难过的不是自己受苦,而是“拖累家人”。
咱们新乡人看重“家”,健康就是家的“基石”。按时吃饭、好好睡觉,坚持锻炼、定期体检,把这些事坚持好,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陪孩子长大、陪父母变老。这平凡的幸福,离不开健康的支撑,别等到躺在病床上才明白:自己健康,才是给家人最珍贵的“礼物”。
“新健康观”要落地生根,还需融入“新乡式生活”
有人觉得“健康生活”是“苦行僧”,其实在新乡,健康日子能过得有滋有味。早上喝碗热乎乎的胡辣汤配油条(偶尔吃没关系,别天天重油重盐就行),中午来份卤面配凉拌黄瓜,晚上熬一锅玉米糁粥、炒盘番茄鸡蛋,吃得舒服又健康;周末别总闷在家里,带家人爬爬太行山、逛逛定国湖,既能运动又能赏景。
咱新乡人过日子讲究“实在”,健康也该“实打实”地经营,把“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过成咱新乡式的“烟火日常”,才是最该有的“新健康观”。毕竟,只有咱身体硬朗,才能好好品尝新乡的美食、逛新乡的美景、守着家人过踏实日子,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梁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