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趣事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张新平

  闲暇,与朋友外出旅游,车上聊天,扯到怎样对晚辈进行安全教育的话题,特别是水、电、火等事故隐患,怎样去防范等。话题未完,却勾起了我对幼时的回忆。

水淹

  上世纪60年代末,我家搬到了卫辉南部一个名叫王彦士屯的村庄。年幼无知的我,刚来到这里,看到农村的一草一木,都是全新的感受,新鲜而又好奇,然而,让我终生难忘的还是村北头的大水坑。每到夏天,午饭后,坑里就挤满了老少爷们。我那时还不会游泳,母亲要求又严格,所以常常只是在坑边用手撩撩水,或眼巴巴地坐在坑边看着众人在水中嬉闹。有一天,和几个过去常去城里我家玩的哥哥见面了,在其中一个哥哥的鼓动下,我终于下水了。起初很惊恐,随着在水中的时间越来越久,恐惧的心态也缓解了许多,敢学习哥哥们教的游姿双臂划水,也敢慢慢在身边逐渐扩大了活动范围。然而,料想不到的意外,就在这麻痹中发生了。

  这个水坑是个季节坑,雨季到了积一坑水,冬季时没有水,就会有村民在里面挖坑起土。因此,坑底是坑坑洼洼、深浅不一的。就在我渐渐忘记胆怯,开始勇敢的玩水时,一脚踏进了一个低洼处,这低洼处当地人称为“小土井”。日常,小伙伴也常说:“小土井、小土井,跳里没有影儿”,形容水深危险。此刻,让我经历了。刹那间,我整个人被淹没在水中,刚想张口喊救命,就连呛了几口混水,大脑瞬间成为一片空白,双手不停地拼命挣扎,身体一会儿漂上水面,一会儿又沉入水底,肚里灌了不少水,就在我感到绝望时,那个喊我下水的哥哥及时赶来了,双手一下子将我托了起来......

  尽管在鬼门关走了一圈,险些丢了小命,不知为什么,从那次后我反而不怕水了。后来,我就是在这个泥坑里,慢慢学会了游泳,还学会了不同的游姿。我长了本事,母亲的担忧更大了。每到夏天,母亲就时不时地在我腿上用手指划印,划后有白印就确定我又下水了。为此,我没少惹母亲担忧生气。而无知的我不但不感恩,还常常抱怨母亲管得太严,把母亲的叮嘱当成耳旁风,根本不理解母亲的一片苦心。

触电

  上世纪70年代中期,青春年少的我,人虽小,理想与胆量并不小。

  一天,我与几个玩伴儿到家附近的纤维厂内玩耍。进得厂内,就在院中央看见一敞口的地道,遂产生下去一探的冲动。当时,我虽只有12岁,却与长辈们一样心里怀揣一团炽热的火焰,不惧强国劲敌的恐吓,随时做好了为国献身的准备。因此,当我们看到洞口的一刹那,就兴奋地如上战场,没有任何胆怯,纵身就进入洞中。进得洞内,一股带着霉味的湿潮气味迎面扑来,放眼远处,黑乎乎一片,一眼看不到底。几个玩伴儿毫无畏惧,只管不知天高地厚地顺着洞壁往里摸索,走得越深,光线越暗,眼看着面前呈现一片黑暗时,我突然发现右手墙上有一根绳子在晃悠,我没有任何心理提防,伸手就拉,就在我的手指刚刚触及它时,万万没料到,一股我从没体验过的无形冲击力,瞬间将我击倒在地,我全身

发抖,四肢发麻,眼冒金星,心跳加快,躺在地上大口喘气。事后我才明白,自己遭到了电击,原因是电灯绳因潮湿而导电了。这一次偶然的电击,造成我多年来谈电色变。

火烧

  在我上小学四年级时,父母为给我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将我从农村转学到城内,让我寄住在姑姑家。此时,慈祥的姑父已经病故,孩子们又都在外地工作,刚好与孤身一人在家的姑姑相依为伴。姑姑身材高挑,满头银发,慈眉善目,对我特别关爱。每天,为让我休息好,又上学不迟到,午饭后,必让我午休,而她则拉个凳子坐在床头,一边看着我睡觉,一边看着时间,等时间快到了,就给我沏一碗藕粉,醒来刚好不凉不热。姑姑无任何收入,为让我吃好、长好身体,对我是倾其所有,包括儿女们孝敬她老人家的。为节省每一分钱,她吃的常常是在菜摊拾来的别人丢弃的菜叶等。她对我的好,件件都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每每想起,就会有许多感慨,常常泪湿枕巾。而她的美德不仅仅如此,有一天,远在甘肃铁路系统工作的五表哥给姑姑来信,想要一些粉条、红薯、小米等家乡土特产。这在当时都是十分难找的稀罕物。但身为继母的姑姑没有任何推脱,当天,就徒步几十里到农村找亲托友,忙活了一天才将这些物品备齐,费力扛了回来。接着,姑姑又按照五表哥指定的车次,重新打包去新乡车站送站。那个年代,交通不方便,去一趟新乡要折腾一天时间,这趟车又是晚上,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只身带这么多东西,是多么不容易啊。然而,善良刚毅的姑姑对此没有任何抱怨,可见她对非亲生子女的爱是多么真诚、无私,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女性的优良美德。而我当时年幼,对姑姑所做的一切,却帮不上一点忙,反而还让姑姑焦虑,放心不下我一人留在家里。姑姑去车站前对我千叮咛、万嘱咐,交代我不要乱跑,告诉我火柴和煤油灯放置的地方。最后,她还特别强调,睡前把煤火封好后,打开门跑一跑煤气,小心煤气中毒。

  日常有姑姑的陪伴,也没什么异样的感觉,而真当我一人待在家里时,心里就

有些害怕了。于是,我草草封上煤火,就急忙跳上了床,吹灭了灯,用被子死死蒙住了头,再没敢睁开眼看一下周围。这一静还真有了故事,人还没睡着,可恶的老鼠却跳了出来,不停地跑来跑去,弄得这儿“咚”的一声、那儿“叭”的一响,惊吓得我一身冷汗,夜里想解手都不敢起床。

  第二天一早,第一件事就是解手,憋得肚子疼呀。接着就是捅煤火,然而,让我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煤火灭了,我伸手摸摸炉壁,只有一点点温热,可见煤火早就灭了。我怕姑姑回来后批评,就连忙跑到院内,找些棍棍棒棒,又找了一张废报纸,当时只有十多岁的我,其实根本不知道怎样才能将煤火生着,想象着将这些树棍、报纸一起塞进煤火膛内,拿火柴去点报纸,企图引着煤火,哪知,就这样连点了几次,都是报纸燃着了,就是引不燃木棍。正当我抓耳挠腮、束手无策时,突然,无意扭头看见了放在床头的煤油灯,灵机一动,随手拿起煤油灯,拧下灯头盖,就往煤火口内倾倒煤油,只见“轰”的火光一闪,顿时,我眼前成了一片模糊,面部阵阵灼痛,我惊慌失措地摸了一下面部,眉毛和额头附近的头发全烧焦了。我找了面镜子想看看自己的模样,一照吓了一跳,镜子里我哪还有人样,早成为一个黑脸包公了。就在这时,一夜未眠的姑姑回来了,看到我的样子,吓得发出一声惊叫,上前一把抱着我问发生了什么。姑姑听完我哭诉后,连连说道:“孩儿啊孩儿,火灭就火灭了,你小孩儿家何必去管呢,这只是烧了头发、眉毛,要是出个大事,我咋向你妈交代呀。孩儿记着,玩火如玩虎呀,玩不好会要命的。”至此,姑姑的话让我牢记一生。同时,这件事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那就是火上浇油更是要命的事。

撞头

  姑姑家所住的院子,是个居住着多户人家的大杂院,前后几个院。一转眼,我在那里生活了5年,街坊邻居看着我渐渐变化的体格,这个夸我长高了,那个夸我长俊了,也许是进入青春期阶段吧,我整天有着用不完的力量,不是蹦就是跳,全身上下充满活力。邻居郝嫂看我每天精力充沛的模样,就笑着说道:新平、新平,真是眼气你呀,看你每天跟欢虎一样蹦跳个不停,等你到了50岁以后,还能这样就算你真有福气了。当时,我哪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啊,总认为精力是无限的,时间是用不完的,根本不知道世上唯一不能复制的是时间,唯一不能重演的是人生。现在回首,多么留恋当年的青春岁月啊,过个门槛—蹦,下个台阶—跳,每天,我都像一只调皮的顽猴,活跃不止。哪曾预想过现在,遇到一个水坑,还要想想是一步跳过去,还是多走几步绕过去,掂量再三,还是不跳为好,绕过去吧,哪还有当年的体力啊。

  想当年,有一次放学,我一阵狂跑冲进院内,见了门槛,就卯足劲一个飞跳,结果,没料想到头顶上还有门框,飞起来的身体随着“咚”的一声,就被重重地弹摔在地上,先是两眼一黑,接着是钻心的疼痛,眼前火星四射,泪水禁不住喷涌而出,呲牙咧嘴地趴在地上,连连倒吸着凉气,半天都没爬起来。我忍着巨痛摸了下头顶,一条近一寸宽的肿块早已横跨整个头顶。尽管头痛欲裂,屁股也疼痛难忍,但已经知道要面子的我,还不好意思叫出一声,抬头四下看看,幸亏没人看到,我左手捂头,右手捂屁股,一瘸一拐逃离了现场。

  天下处处有风险,看你小心不小心,这就是乐极生悲啊。想想人生,也是如此。忘乎所以,就意味着灾难即刻到来。同时,人生,不怕摔跟头,就怕摔过后爬不起来。

  这幼时的一件件趣事,看似有趣可笑,实则,都包含着许多人生应领悟的哲理。经历了,悟透了,吸取教训了,就会少走弯路。

  然而,每条经验的背后,都是有代价的,往往是经历痛苦之后的总结。借鉴经验固然能减少许多麻烦,但如果没有人创造经验,没有大胆的尝试,还能有新的经验诞生吗?

  没有永远的年轻,但有年轻趣事的永远记忆。

  年轻缔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