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破坏大王——老鼠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老鼠,俗称“耗子”,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擅长打洞、游泳、爬高,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很大,是病媒生物防制的主要对象。
老鼠的特点:老鼠各种感官发达,群居生活,夜间活动;食性杂,几乎什么都吃,如谷物、肉类、蔬菜、水果、垃圾等;鼠类繁殖能力非常强,1年可怀孕6次~8次,大概每胎6只~12只幼鼠。
老鼠的常见种类:家中最常见的老鼠有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三种。褐家鼠主要栖息在人类住房和各类建筑物中,如仓库、厨房、住屋、厕所下水道和垃圾堆等潮湿的地方;小家鼠喜欢在居民住宅区的墙角、墙缝、橱柜、抽屉和杂物堆中做窝;黄胸鼠多栖息于建筑物上层如屋顶、天花板和砖瓦间隙等处。
老鼠的主要孳生场所:屋顶、灌木丛、杂物堆、垃圾堆、地下室、下水道等。
老鼠的危害:老鼠会啃咬电缆、电线,甚至潜入电箱内部,不仅可能损坏精密仪器,更有可能引发火灾,对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老鼠还会啃咬禾苗,盗食粮食;老鼠还会对家具、衣物、书籍等造成损坏,甚至毁坏建筑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老鼠可以传播的疾病:老鼠常出没于下水道、厕所、厨房、杂物堆、垃圾堆放处等,在带菌场所与干净场所来回行动,经由鼠脚、体毛等携带传播病原菌。老鼠是很多疾病的贮存宿主或媒介,已知老鼠对人类传播的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斑疹伤寒等57种。
老鼠传播疾病的方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老鼠体外的寄生虫可作为传播媒介,在叮咬人类时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类;二是携带致病微生物的老鼠通过其活动或粪便污染食物和水源,人类在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饮用受污染的水源后,可能引发疾病;三是老鼠还可能直接咬人或将病原体直接侵入人体,从而引起感染。
居家该如何防鼠:环境清理,保持家中环境整洁,不乱堆物,定期清理杂物;断绝食源,粮食要离墙架高放置,各类食物食材密封存放,生活垃圾及时处理;封洞堵缝,封堵家中各种孔洞、缝隙,特别是与外界相通的各类穿墙孔、裂痕缝隙,门窗缝隙要小于6mm。
居家该如何灭鼠:检查水管、煤气管、空调管等穿墙孔,没有封堵的及时封堵;家中不推荐使用灭鼠药,可使用粘鼠板、鼠夹、鼠笼等方法抓鼠灭鼠,注意防止家中儿童及宠物接触。
(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