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二院普通外科一病区医疗实践证明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让患者创伤小恢复快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近日,60岁的患者W先生因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到市二院就诊。经过详细的检查,W先生被确诊为胃癌。市二院普通外科一病区团队决定为他实施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手术历时4个多小时,过程非常顺利。术后,W先生恢复得非常快,第二天就能在陪护者的搀扶下下床活动,目前W先生各项指标恢复良好。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和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相继应用于临床。其中,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凭借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和显著的临床优势,正成为胃癌微创外科发展的前沿方向。
据市二院普通外科一病区介绍,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是在腹腔镜下完成所有关键步骤的胃癌根治手术,代表了腹腔镜技术的更高水平。手术仅需在腹壁建立数个0.5cm~1cm的操作孔和一个约5cm的标本取出切口(通常在脐周或上腹部)。通过操作孔置入高清腹腔镜及精细器械。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具有以下特点:
——高清视野,精准解剖:腹腔镜提供放大数倍的高清视野,医生能清晰观察胃周血管、神经、淋巴结及毗邻结构的细微解剖。医生在镜下精准游离、离断胃周血管(如胃左、胃右、胃网膜右血管等),并进行可靠的结扎或能量器械闭合,最大限度降低术中出血风险。
——淋巴结清扫:在清晰放大的视野下,医生能够更精细、更彻底地完成标准D2淋巴结清扫,确保肿瘤根治。
——病变切除与消化道重建:这是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核心优势环节。病变胃(远端或全胃)被完全游离后,经小切口取出。最关键的区别在于: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所有消化道重建步骤均在腹腔内,在腹腔镜直视下完成。医生利用腔镜切割闭合器等器械,精确地进行胃肠、肠肠吻合,重建消化道的连续性。整个手术过程要求医生具备高超的腹腔镜缝合、吻合技术,是腹腔镜外科领域的精细“艺术品”。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其他优势也很明显:
1.精准微创,减少患者痛苦,加速患者康复。
切口最小化:仅需一个约5cm的小切口用于取出标本。这显著减少了腹壁肌肉、神经、血管的损伤范围。
疼痛显著减轻:更小的切口直接带来术后疼痛程度的大幅降低。患者往往在术后第一天甚至当天即可在辅助下下床活动,大大降低了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卧床相关并发症风险。
恢复进程加快:疼痛轻、下床早、腹壁创伤小共同促进了整体康复进程的加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能更早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
2.视野无干扰,操作更精准。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整个手术过程,尤其是关键的消化道重建步骤,均在密闭的腹腔内、通过高清腹腔镜视野完成。避免将肠管拉出体外进行吻合而导致的视野中断、牵拉损伤以及对深部操作的干扰。
稳定的气腹环境和放大的高清视野,使医生对胃周血管、神经、淋巴管的辨识度更高,有助于进行更精细的解剖、更彻底的淋巴结清扫和更精准的吻合操作。
3.并发症风险进一步降低。
腹壁并发症减少:更小的切口直接降低了切口感染、脂肪液化、切口疝等腹壁并发症的发生率。
腹腔内并发症潜在降低:精准的操作减少了副损伤风险;体内吻合减少了肠管暴露、牵拉带来的浆膜损伤和水肿;更早的下床活动促进了肠蠕动恢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术后肠梗阻、肠粘连、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
随着腹腔镜器械的不断革新、手术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医生经验的积累,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其安全性、可行性和肿瘤根治性已得到广泛证实。该手术的持续开展将为更多的胃癌患者提供微创、高效、优质的诊疗选择。
(郭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