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点赞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石闯
一个春日的周末,陪孩子在公园嬉戏的间隙,偶然翻到母校来华强教授新发的视频。点开聆听,依旧是那般熟悉而深邃的哲思,令人豁然开朗。
来教授,1978年全国高考河南省语文成绩第一名,早年负笈珞珈山下,于武汉大学深研学问。治学严谨,学养如深潭静水,澄澈而丰厚。他钟情于一切朴素的东西,心怀诗意,讲席之上如春风化雨,总能引人入胜,沁人心脾。这般魅力,使他连续14年荣膺全校“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誉,实至名归。
他话语中闪烁的一点星火,尤令我经年难忘:“大家不都是喜欢点赞么?其实啊,点赞是十分美好的行为。”于他自身,便深谙此道——人是多么需要那一声真诚的“赞”。一个发自肺腑的点赞,有时恰似一粒火种,能瞬间点燃心底微光,唤醒蛰伏的灵犀。
而他更洞穿世相,直指核心:最高的点赞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点赞。即便无人喝彩,寂寂无声,我也要欣赏我自己,为自己点赞!
试想,若一个人连自身的光芒都吝于点亮,连自己的价值都不肯认同,又如何能真心去欣赏他人、拥抱世界?那来自他人的认同与欣赏,又岂能真正驻足于心?
“点赞”二字,早已超越了网络虚拟符号的范畴。它代表着支持、问候、礼仪,更是一种态度、立场与胸怀。它从最初的“赞同”“赞扬”“赞美”,悄然演化为一种普遍流行的社交语言。
于是,世间便有了求赞、互赞、拒赞、厌赞;有发自肺腑的真诚的“主动型”,亦有随波逐流的敷衍的“被动型”。
点赞,若源于本心,传递善意,便是传递美好的桥梁;若沦为曲意逢迎、虚情假意,则不免令人齿冷。可见,点赞不可或缺,却贵乎真诚,万万不可滥用。
身为普通人,渴求外界的认可与鼓励,本是常情。然而现实中,我们往往慷慨赠予他人赞美,却对自己异常吝啬。自我肯定常羞于启齿,唯恐招致非议。
这不禁让我想起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那精辟的“人生四行”箴言:“一个人的人生是非常短暂的,要想放出点光彩,要想有点作为,必须要做到‘人生四行’:自己要行、要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要行、身体要行。”
寥寥数语,道尽人生进阶的朴实真谛。
其中,“说你行的人要行”,堪称灼见。这正应了那句古训:“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家指路。”那些“名家”、“高人”或“贵人”的赏识、点拨与鞭策,因其分量与影响力,常能成为我们生命转折与升华的关键契机。
然则,“人生四行”的根基,首推“自己要行”。这是一切的起点与支柱。倘若自身不立、内核不坚,纵有千般贵人提携,亦如沙上筑塔,终难长久。恰如民谚所警:“不蒸馒头争口气。”
世界上只有一个自己,宛若苍穹之下,寻不见全然相同的两片树叶。浩瀚星河,每个生命都与众不同,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光芒。诗仙李白千年前的浩叹“天生我材必有用”,正是对这生命本然价值最铿锵的注脚。
然而,若让“我不行”的阴翳盘踞心台,无异于自缚枷锁,举步维艰,那便真的不行了。故而,学会为自己鼓劲,为自己喝彩,更要学会为自己点赞——何其紧要!
行与不行,岂在足下?其根柢深植于心志之坚、勇气之炽、追求之韧。而人生的顿悟与转机,往往就悬于那电光石火的“一念之际”——看我们能否于幽暗中敏锐攫住那自我肯定的星火,毅然为自己,击节长歌!让这心灯燃起的光芒,烛照前路,辉映生命的幽谷与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