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加强小麦重大病虫监测防控
及抗旱浇麦工作的紧急通知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高新区、经开区社会事务局,局各技术指导组:
当前我市小麦正处于孕穗抽穗期,也是病虫害重发混发期和需水需肥高峰期。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小麦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和抗旱浇麦工作,最大程度减轻危害损失,确保夏粮丰产丰收,现紧急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压实工作责任
近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研判结果表明,今年我市小麦4月20日前后陆续进入齐穗扬花期,赤霉病流行风险较高,白粉病、穗蚜等也将偏重发生。同时,当前正是小麦需水临界期,干旱对产量影响极大,形势严峻。各县(市、区)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站位,对病虫防控和抗旱浇麦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暑,确保病虫害“精准防控、应防尽防”,灌溉“因地制宜、应浇尽浇”,最大限度减轻病虫损失和旱情影响。
二、强化病虫监测,科学有效防控
一是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及时分析研判。受品种、播期、地力条件等因素影响,全市小麦抽穗扬花时间差异较大,赤霉病精准有效防控难度较大。要密切关注小麦生育进程和天气变化,加强监测研判,发布预警信息,绝不允许因监测预报失误造成工作被动。二是抓住防治关键时期,实施科学防控。小麦赤霉病可防不可治,齐穗至扬花初期是最佳预防时机,一旦错过,防效明显降低。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牢牢掌握防控主动权。若天气条件适宜病害发展,应在首次用药后5天-7天内进行第二次预防。施药后如3小时-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喷。要选择高效对路农药,注重交替轮换用药,确保防治效果。三是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发动群防群治。要用足用好各级防控资金,加快实施进度,确保不误农时。要充分发挥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带动群防群治,努力做到应防尽防、应治尽治。
三、科学开展浇灌,加强抗旱保障
要根据旱情实际因地施策。对墒情不足的地块,要及时利用各种水利设施和抗旱机具,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稳穗数、增粒数。对墒情适宜地块,因墒适时浇好灌浆水,促灌浆、增粒重。因地制宜推广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齐穗扬花地块不宜采用喷灌方式浇水。要加强与水利、气象等部门沟通协调,科学调度水源,努力扩大浇水面积。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巡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专业人员维修,争取做到小问题当场检修好、大问题24小时处理到位。
四、搞好宣传指导,确保工作实效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要通过电视广播、微信平台、融媒体、标语挂图、宣传车、大喇叭等方式,全方位进行宣传发动和技术指导。市、县各技术指导组要分片包干,进村入户,开展病虫防控和抗旱浇麦指导,确保关键措施落到实处。要积极做好舆情应对,并深入挖掘宣传好经验、好做法,积极营造病虫防控和抗旱浇麦的浓厚氛围。
新乡市农业农村局2025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