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小麦重大病虫统防统治
暨“一喷三防”现场观摩培训会召开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全市小麦重大病虫统防统治暨“一喷三防”观摩培训会现场

◀工作人员发放宣传资料

  本报讯  谷雨时节,万物勃发。近日,平原示范区师寨镇路庄村的大田生产路上,数十架植保无人机轰鸣着陆续腾空,在层层翠绿麦浪上拖着飘逸的农药水雾上下飞舞,场面壮观。全市小麦重大病虫统防统治暨“一喷三防”现场观摩培训会在这里召开。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玉霞,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分管负责同志、种植业科科长、植保站站长、农技站站长,以及平原示范区各乡镇分管负责同志和种植合作社、种粮大户等150余人参加。会议由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徐祎生主持。

  观摩培训会上通报了当前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并就防控技术要点进行了现场培训和资料发放。平原示范区、延津县分别就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典型经验进行了介绍;与会人员观摩小麦重大病虫统防统治作业现场和应急演练,走进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小麦长势和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进一步分析研判小麦生产形势。

  马玉霞在会议上强调,接下来的40多天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各地要不折不扣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到“三个到位”,迅速掀起防控高潮,坚决打好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一是思想认识到位。由于受菌源、天气、品种等多种因素影响,今年我市小麦后期病虫害整体呈现偏重发生态势,赤霉病偏重发生风险高,防控形势严峻。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切实增强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控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病虫防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为夏粮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关键措施到位。要组织领导有力。各地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切实履行重大病虫防治属地责任,制订防控方案,明确工作要求,压实防控责任,动员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迅速行动。要强化资金落实,用足用好中央“一喷三防”资金,积极统筹整合其他资金,及早开展药肥采购,决不能因采购滞后贻误战机。要加强技术指导。市里派出9个技术指导组分包县(市、区),各县(市、区)也要派出干部和技术人员,县包乡、乡包村,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技术服务,确保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三是宣传培训到位。要通过电视广播、宣传车、大喇叭、标语、微信群、抖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同时,要积极开展统防统治,鼓励引导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投入参与,示范带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全面提升防治效果,坚决打赢“虫口夺粮”这场硬仗,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平原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戚云峰在接受采访时说,今年全区小麦播种面积23万亩,具体做法有:组织农技人员分包到乡镇,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场院,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召开田间地头技术指导会50余场,培训群众5000余人次,并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短信平台及时发布灾害天气、病虫害防治、麦田管理技术要点等信息;多次邀请市植保专家现场“把脉问诊”,指导麦田中后期管理工作,前期把“控旺促壮、小麦纹枯病、茎腐病和红蜘蛛”作为防治重点,近期把小麦赤霉病、条锈病作为防治重点,采取科学水肥管理和安全用药措施,减轻小麦病虫灾害发生。在3月25日前,该区综合防治面积已达20多万亩,纹枯病、茎腐病和红蜘蛛得到有效控制;借力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该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5.5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0.89万亩。配套齐全的田间基础设施和以“一中心十系统”为核心的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在今年春季麦田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有了农情监测系统,等于给农民安上了“千里眼”“顺风耳”,灌溉、施肥、打药更有针对性,节能增效的管理模式大幅降低了种地成本。目前,该区已组织飞防队5个、无人机100余架、采购小麦病虫害防治物资10余吨,确保“五一”假期前将全区麦田保质保量喷防一遍。 (刘先明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