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陈婧

  理论中溯源,实践中寻路。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我们党在新的高度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保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将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所蕴含的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担当新的文化使命,进一步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指导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保证思想文化建设不偏离正确方向。一是坚持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贯彻落实,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确证,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并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合理互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与研究。三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建设,宣传阵地是重要的思想阵地,占领了宣传阵地,就是占领了群众的思想阵地,在意识形态多元多样、舆论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阵地优势,引领社会思潮,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根本前提: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重视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我们宣传思想文化事业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心的增强,都有效证明了加强党对文化工作全面领导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一是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文化工作涉及多领域内容,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同贯彻落实,因此需要发挥党的统筹领导作用。二是加快推动文化体制改革,通过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促进文化要素流动,推动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三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媒体等各种文化阵地,在社会上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的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提升文化工作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文化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三、价值立场:深刻厚植以人民为中心的立足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第一,源于人民,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文化的创造、传播、创新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党领导文化建设是引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导向,实质是思想上动员群众、团结群众,凝聚起广大群众的强大力量。第二,为了人民,党领导文化建设基于党性原则和人民性的统一,党领导文化建设最根本的是为了人民,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第三,属于人民,党领导文化建设厚植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能够更好地引导和服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目标导向: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要以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目标。第一,增强思想引领力。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就是在思想上发挥引领作用,要坚持党的创新理论,推动理论指导实践,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第二,增强精神凝聚力。精神凝聚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特性之一,体现为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是把分散的、不集中的精神力量整合到一起,从而形成统一的、强大的精神合力,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精神力量。第三,增强价值感召力。文化的价值感召力就在于文化对人民群众产生的召唤力、感染力,一方面,通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感召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可以激发人们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通过现代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增强文化感召力,通过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等,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产品,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第四,增强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是新时代新征程的一项重大实践课题,需要我们修好“内功”,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国际传播的文化根基;需要搭建“框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形成“方案”,广泛宣传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外部舆论环境,全面提升国际传播的中国效能。

  (作者单位:中共东营市委党校;本文系2023年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课题“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演进、基本经验及现实指向研究”(2023XTN08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