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儿时磕拜年头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张全海(新乡县)

  腊八节过后,年的气氛日渐浓厚,新春的氛围如水中的涟漪荡漾开来,荡得人心起了褶皱。提起过年,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年初一的五更早起磕拜年头、讨压岁钱的情景。

  年三十的晚上,心中的小鼓已经敲响,那是兴奋激动期盼的小鼓。此时,母亲已经把初一拜年的新衣压在了盖着的两层被子中间,并叮咛我们要早早睡觉,初一起五更去给街坊邻居长辈们拜年。看着那崭新的衣裤和地上放着的新棉鞋,心中的喜气和幸福早已洋溢在红扑扑的稚嫩的小脸上,这幸福也被带入年三十晚上的睡梦中。那分喜悦,那种期盼,像一个在沙漠中长途跋涉口干舌燥的旅人发现了一眼甘泉,像一位辛勤耕种的老农面对田野中黄澄澄的麦子,更像一位久别家乡的游子踏上了回家的路程。想着马上到来的五更要去拜年讨压岁钱、品甜甜的糖果、吃热腾腾的年饺,试问哪个孩子不兴奋、憧憬、向往呢?

  大年初一天还没有亮,我就急切地从被窝里爬起来,满心欢喜地穿上新衣裤,匆匆打盆洗脸水洗把脸,来到当堂客厅。这时奶奶和父母已经吃过饺子,奶奶坐在正对门高高的方椅上。椅子旁边是一张高高的红漆方木桌子,桌子上一边一个放着两个烛台,烛台上点着两支红艳艳的新蜡烛。跳动的烛光瞬时点燃了我那颗激动兴奋的小心脏。方桌上摆上几盘已经调好的荤素下酒菜,在跳跃的烛光下显得那么诱人。酒菜飘出的香味扑鼻而来,酒菜的旁边摆放着一瓶陈年老酒和一双新筷子,还有几个小酒杯。大方木桌前边已经铺好了一张芦苇席子。我和妹妹快步走向席子,对着奶奶双手作揖。紧跟着,我们两个双膝跪地,撅起屁股,双手扶在地上,头向下碰着地面,恭恭敬敬地磕个拜年头,边下跪嘴里边说:“奶奶,又一年了,孙子给您磕头了。”奶奶连忙从椅子上站起身子,拉起我和妹妹,嘴里连声说道:“自己家人磕头干啥?”边说边欢喜地笑着,心满意足地从自己的对襟棉袄内衣袋里颤抖地掏出两张5毛钱的钞票,塞到我和妹妹的手中。看着手中那蓝紫色的5毛钱钞票,我们心中那分幸福真是无以言表。给奶奶拜完年后,接着是给父母磕头拜年。然后,我和妹妹抓紧吃几个热腾腾的年饺,便匆匆跟着父母到爷爷辈、伯叔辈的左邻右舍家中去拜年。

  走在乡村的土街上,只见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村民互相问候,嘴里说着祝福新年的话语,那场面透出的邻里关系是那么的淳朴,村民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真挚。我们的村子不大,有1000多口人,大家都十分熟悉。正因为如此,彼此之间的辈分关系、亲戚关系,大人们心里十分清楚。父母领着我和妹妹先从本族近亲开始拜年,进门前父母提前告诉我们该如何称呼接受拜年的长辈。爷爷奶奶,或伯父伯母,或叔叔婶婶,我们则是嘴里叫着纳头便拜在正堂的竹席上。看着我们那一个个撅起的小屁股,白胡子爷爷、白发奶奶那布满皱纹的脸,就像裂开了的核桃,嘴里说着“不磕头,不磕头”,手里忙着拿出瓜子、糖果、核桃、米糕团等零食塞在我们的口袋里。我们这些孩子则是来者不拒,欣然接受。一会儿我们衣裤的口袋里已经塞得鼓鼓囊囊,肚子也吃得圆圆鼓鼓。

  拜年一家挨着一家,等我们给村中的长辈全部拜完年之后,天已经大亮了。跑了将近一个时辰,尽管身体已经困乏,腿脚已经发麻,但是,心中的喜悦和激动之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春节拜年的形式也多了起来,但在我内心深处,儿时那甜蜜温馨而又略显滑稽可爱的拜年一幕,却如镌刻在石头上的碑文,久久无法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