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粮食大省的责任担当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读杨建国《中国人的饭碗》


梁常运(新乡市)

  杨建国同志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粮食安全工作,对中国粮食安全成果经验进行了系统思考,总结提炼出中国粮食安全“五力”模型,即:资源支撑力——粮食安全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统筹推进;农业生产力——粮食安全与工业化、城镇化相互驱动;改革创新力——粮食安全与市场改革协调一致;国家调控力——粮食安全与宏观调控相互支撑;国际竞争力——粮食安全与国际话语权共同提升。其本质就是把握国民经济发展中与粮食安全相关的5个关键要素,实现保障粮食安全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共赢。

  作者在改革创新力——粮食安全与市场改革协调一致部分,围绕种业科技创新应用,提出“要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保证我国的种业安全,特别是要将主要种植的粮食品种掌握在自己手上”等真知灼见。作者指出,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我国种子行业发展起步较晚,种子市场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初步建立,但发展缓慢。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一系列种子行业改革政策出台以来,我国种子行业逐步走上了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文件,开启了我国传统种业迈向现代种业的新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的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我国种业现代化与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种业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二是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三是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四是种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以国务院出台的有关种业工作文件、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为主要标志,构建了我国现代种业的顶层设计,形成了种业发展的“四梁八柱”。目前,种业支持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行政管理体系和部门协调机制有效确立,创造了现代种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10,用全国1/4的种植面积生产了28%的小麦,每年小麦产量都在700亿斤以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省粮食生产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5次到河南视察,每次必谈“三农”、必讲粮食生产,强调“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要求河南“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国家种业、粮食安全需求,作出建设中原农谷的重大决策部署。2022年4月,河南省政府印发了《中原农谷建设方案》,2022年11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中原农谷建设、打造国家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高地的意见》,科学确定了“立足中原,服务全国,面向全球,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高地、十年进入全球一流’的目标,全力打造创新之谷、开放之谷、绿色之谷、智慧之谷、融合之谷”的建设目标任务。新乡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中原农谷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发展机遇,积极承担中原农谷建设任务,制定出台《中原农谷核心区建设规划(2022—2035年)》,对中原农谷核心区建设任务进行了具体部署。经过3年来的超常规推进、高标准建设,中原农谷成功入选全国种业创新基地名单(全国仅有3个),实现“八大领域”育种全覆盖,35个新品种通过国家、省级审定,保藏种质资源18万份,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总数达58家,中农发、先正达等种业企业总数达82家,拥有种业研发团队53支、科研人员390名,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在中原农谷布局实验室、试验基地,中原农谷科技孵化中心、中原农谷种子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中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心等项目建成使用,全种业创新生态初步形成,“三年见成效”目标顺利实现。

  2024年5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视察中原农谷时强调:“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只会加强,不会减弱。”2025年1月7日,省委书记刘宁调研中原农谷时指出:“要聚焦种业种质种苗种群,整合优质科研资源,加大种业关键技术和重点品种研发力度,在打好种业翻身仗上展现更大作为。”2025年1月18日,省长王凯在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5年开展中原农谷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2025年2月14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公布《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指出要增强我国农业产业竞争力,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聚焦十大重点领域,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其中“农业新品种培育”方面的主要目标:以种质资源保护为基础、自主创新为核心、供种安全为底线,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推动育种技术体系迭代升级和生物育种研发应用,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加快实现重要农产品种源自主可控,筑牢农业现代化的种子基础。

  中原农谷新一轮三年行动,要强化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工业化思维、数智思维、资本运作思维,以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为目标,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品种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为建设现代农业强国、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彰显责任担当、贡献智慧力量。

  (作者系新乡市政协一级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