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青马工程”育人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王欣 许宗儒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正稳步推进“青马工程”这一重要项目,承担着培育国家栋梁之材的重要使命。文章阐明了实施“青马工程”的重要意义,还列举了当前取得的一些成果,同时分析了该工程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育人质量提升策略,以期为“青马工程”的有效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马工程”;育人路径
“青马工程”即“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于2007年由共青团中央提出并践行至今。青年学生肩负着推动党和国家发展的时代重任,需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成长为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各高职院校积极开展“青马工程”育人行动,有助于塑造优秀大学生群体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坚力量。确保“青马工程”在高职院校的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育人质量的提升,并探索切实可行的育人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筑牢人才根基。
一、高职院校实施“青马工程”的重要意义
青年的成长与无产阶级事业、人类社会的前途命运联系紧密。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地,需持续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专业人才,因此,积极探索“青马工程”育人提升路径,意义深远。其一,实施“青马工程”有助于拓展高职院校学生的视野、增强其服务国家和人民的实践能力,对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和扎实专业技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其二,通过“青马工程”,能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人才支持。实施“青马工程”不仅能帮助青年大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认知,还能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大众化”[1]。
二、高职院校“青马工程”的育人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围绕“青马工程”培养模式展开了积极探索与研究,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点草成精”实践团队在衢州市衢江区举村乡龙头坑村的600亩茶山上开展茶叶自动化种植与深加工研究,团队成员凭着执着的科研精神攻克技术难关,帮助当地茶农实现了茶叶品质的提高和产量的增加,真正体现了院校开展“青马工程”的现实意义[2]。又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60余名“青马学员”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负责疫情监测、排查预警和扶危济困等具体事项,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再如,2023年夏季特大暴雨来袭时,京津等地的“青马学员”迎难而上、不畏险阻,全力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坚固的抗洪防线。青年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既增强了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青马工程”在高职院校的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比如部分高职院校存在重点培养与普遍培养失衡的问题。一些高职院校过于重视精英式培养,强调学业成绩或职务,而忽视了许多追求思想进步的同学,这就导致“青马工程”未能覆盖高职院校潜在的马克思主义者,只停留于学生干部等优秀人才中,无法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因此平衡重点培养与普遍培养的关系,对“青马工程”育人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同时,教育模式倾向于理论学习,对实践的重要作用不够重视,致使“青马工程”的实际育人效果受到影响。
三、提升“青马工程”育人质量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加强组织引导,建立高效协同的推进机制
为提升高职院校“青马工程”育人质量,院校需从组织引导方面入手,打造高效协同的推进体系。集体推选出团体内的领导层,并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院校党委常委会要发挥核心引领作用,例如,可以定期组织“青马工程”实施汇报并制订符合院校实际的创新提升计划,将该工程纳入学校党建重点,确保落实到位。可定期组织“青马工程”实施情况的汇报会议,深入了解其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基于此,结合院校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和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具有创新性和针对性的提升计划,使“青马工程”能够契合院校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同时,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校党委组织部等部门,共同参与“青马工程”方案的设计、论证与评估,以保障“青马工程”在院校中的实际育人效果。
(二)完善培育机制,增强育人效果提升高职院校“青马工程”的育人质量,可以从机构建设和保障措施等多方面着手。在机构建设方面,整合“两课”教学力量,组建多元培训团队,提升培训的整体质量。同时,要借助新媒体技术拓展传播渠道,创新高职院校育人的传播载体,以扩大“青马工程”的影响力。例如,四川农业大学将“青马工程”成果展转化为线上展览模式,在“微观川农”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展播,有效扩大了“青马工程”的影响力与辐射面。在保障方面,给予师资和资金方面的政策性支持。院校党委应设立专项经费,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如高性能计算机、先进的实验室设备等,以满足教学需求;提供专业的师资支持,培养和引进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增强师资力量,进而提升“青马工程”育人的实际效果。
(三)创新培训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推进“青马工程”应创新培训内容,以提高育人质量。具体包括:利用资源优势搭建学习平台;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解读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方针。同时,院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协同搭建实践平台,为“青马学员”提供实习和就业的机会,推动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志愿服务、红色教育等实践活动,充分激发学员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其成为实践中的主导者,在情感上与党的历史产生共鸣,增强他们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党的理论的坚定性,从而促进高职院校“青马工程”育人质量的提升。
结语
高职院校深入实施“青马工程”,是契合国家发展需求、培育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之举。该工程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高职院校凝聚育人合力,通过建立高效协同的推进机制,提供关键性保障措施以及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创新培训内容等路径,不断提升“青马工程”的育人质量,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吴琼,于虹.高职院校“青马工程”实施现状及创新路径研究[J].吉林教育.2024,(26):35-37
[2]徐天,骆黎阳.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青马工程”实践育人的创新探索[J].中国共青团.2023,(24):79
(作者王欣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许宗儒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