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山河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金萍(蚌埠市)

  鸿雁捎书,竹简传情,这是古人传递情谊的一种方式,留下了多少美好的传说故事,到后来,社会进步了,有了纸张出现,于是就有了书信。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引来无数刻骨铭心的情感。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在信里写道:“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今天的年轻人,估计谁都没有机会收到如此热烈的书信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表达方式,从结绳记事到电子邮件,科技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的生活;从征途漫漫无纸笔,到鸿雁传书报平安;从车马电报书信慢,到微信微博音频传,一切古老的方式都完结了,视频将天南地北、海陆天空都连接了起来。人与人的联系变得高效便捷,笔墨纸砚终于被大家疏离了。疏离的何止是笔墨纸砚呢?更是纸上的山河与故乡,是苍茫人世间互相安慰的灵魂和情谊。汉字的横竖撇捺、勾弯点提,每一笔都是祖宗留下的生命密码,那些暗藏在笔画中的山川岁月、琐碎过往,都是历史时光的记录,是我们民族发展过程中点点滴滴聚集而成。

  时常在敲打着键盘的时候,莫名其妙怀念起往昔一笔一画认真写信的时光。那还是我小的时候,地处穷乡僻壤,没见过大场面,更没有多少朋友,但是也写过几封信,比如给我的堂哥写信,给我的远房叔叔写信,给我的大伯写信。给我的堂哥写信,是因为他父母离婚了,他去远方跟父亲生活。他那离婚不离家的母亲经常找我传话,我就在信里说这些事;给我的远房叔叔写信,是因为他去当兵了,我们是同学,他给我来了一封信,说到部队的情况,我就给他回了一封信;给我的大伯写信,是因为想求大伯给我找个工作。那时我也才读小学,没有什么经验,所有的信开头都是问候一下就开始写这句话:见字如面!不知是谁教的这句话,现在想来都好笑,无论跟谁,都是见字如面!我也给一个陌生人写过信。那年征兵,有个带兵的高姓军官到我们村里来调查,队里的干部让我陪着去当年填写征兵申请表的人家里。完成任务后,姓高的军官就走了,没想到那个军官回到部队后竟然给我来了封信。信中除了表示感谢之情外,别的也没说啥。使我好奇的是,他在信里根本没说“见字如面”几个字,那时我才知道,原来写信并不是每次都要说“见字如面”的。

  纸短情长,好多人都有恋爱写信的机遇,情书也是很锻炼人的才华的。可惜,我没有这种机会,我和我的老伴儿几乎没有通过一封信,因为我们经常见面,有什么话都当面锣对面鼓地敲打!1983年,我第一次出远门,到遥远的云南开文学笔会,一去就是一个多月,很想念他和孩子,就忍不住一天一封信地写着,临近结束,竟然写了厚厚的一大摞。回到家里,和老公说了这件事,他大睁着牛眼。看着他惊讶的表情,我吓得也没敢拿出来,偷偷地一把火烧了。后来认识了个女文友叫王胜龙,散了笔会后,给我写了封情深意长的信,那些很腻的感情让我老公醋意大发。

  见字如面,纸短情长,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岁月,就算过去了好久好久,也不会遗忘。见字如面,就算为了一个名字,为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表白和嘱托,我们也该铭记在心,那是我们的青春与爱,是我们的沧桑岁月,是我们的血肉相连、母语芬芳。纸上山河,人世苍茫,但愿我们互相抚慰,永生守望。

  见字如面,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