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课堂与学生思政教育融合创新探究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吴志芳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高校课堂教学,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其重要意义及实践路径。

  一、新时代加强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推进,青年学生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质量的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有效的思政教育,可以为社会输送更多既懂技术又具人文关怀的复合型人才。

  二、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促进课程思政一体化

  高校教师应深入挖掘所授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融入教学内容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的相关课程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感。除了相关课程外,教师还应重视通识教育平台对思政教育的支持作用。在相关专业课程之外,还可以开设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社科类选修课,帮助学生建立宽广的知识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的国情和发展趋势。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如支教扶贫、环保宣传等,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服务人民的情感认同。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展思政教育的新渠道

  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手段,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平台。线上部分可通过网络课程、直播课堂等形式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线下则组织专题讲座、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氛围。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社交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无论是多媒体还是网络平台,在教学新渠道多方位开放的同时,应多发布正能量的内容,如英雄事迹、先进模范人物故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共鸣。同时,设置话题讨论区,鼓励大家发表观点,共同探讨热点问题。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育人能力

  教师作为思政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其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每位教师都能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好导师。要建立完善的教研结合机制,支持教师从事思政教育的相关研究工作,鼓励他们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当中。定期举办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个性化指导服务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服务。比如为理工科学生提供更多关于科技伦理方面的辅导,文科生则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技巧等等。

  五、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育人生态

  学生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校园,所以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政教育的作用不可低估,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节、艺术展览等大规模的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历程,应该据此提炼出独特的校园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学校文化的象征,更是凝聚师生力量的精神纽带。

  新时代高校课堂与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理念更新、模式转变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思政教育的魅力,让每一位学子在这片充满诗意的精神家园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让我们携手并进,不断探索和完善思政教育新模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朝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