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技术的高校商业插画设计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韩舒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提高。其中,商业插画是在绘画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演变而来的应用设计领域,广泛应用于广告、商品包装、书籍装帧、服装设计等领域,尤其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插画的多样性和应用广度大大提升,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此外,CG插画的兴起为商业插画注入了新的生命,使其在形式和表现力上更加丰富。可见,商业插画作为一种具有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设计形式,已逐渐成为多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商业插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上起步较晚,缺乏系统的专业教育,导致人才培养不足。但是随着社会对应用型设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高校逐渐开始重视培养商业插画设计人才,并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教学理念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促进我国商业插画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
一、商业插画人才的市场需求与就业前景
从人才需求方面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插画作为一种视觉传达手段,逐渐开始在出版物、广告、包装、游戏等各个领域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尽管市场对商业插画的需求逐年增加,但人才供给却始终未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例如,广告公司、动漫公司、游戏公司等对商业插画师的需求不断增长,各大招聘平台上相关职位和培训信息令人应接不暇,这充分说明了插画师在市场中的紧缺状况。实际上,商业插画不仅仅是技术性的工作,更要求设计师具有独特的创意思维和敏锐的市场意识,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定制个性化的视觉方案。但我国插画人才的市场需求和高校教育之间出现了显著的脱节现象,许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由于缺乏与市场接轨的技能,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而市场则因缺乏合适的插画人才出现了“用工荒”的局面。从国际上来看,美国、日本和韩国在商业插画领域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市场结构和人才分工。美国的商业插画市场以高收入和激烈竞争著称,插画师在出版、广告等领域都有明确的分工,其专业化程度极高,收入也非常高;日本的动漫产业蓬勃发展,早在手绘插画盛行的年代,动漫就已经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韩国则凭借数码插画设计,在游戏产业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二支柱产业。相比之下,我国的商业插画市场起步较晚,高校的插画教育依旧以传统出版物为主,并未真正实现与商业市场的对接,大多数插画课程缺乏与现代商业需求的结合,导致毕业生缺乏应对实际项目的能力,但“瑕不掩瑜”,我国插画市场就业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二、基于数字技术的高校商业插画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商业插画设计教学逐渐向数字化转型,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数字技术的运用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工具和手段,但由于部分教师自身数字技术素养不高,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造成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对数字工具的掌握程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于依赖传统手绘技能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显得滞后。其次,教学资源匮乏成为阻碍商业插画数字化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高校在教学中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高质量软件、硬件设备支持,教学内容也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另外,教学评价体系较单一。大多数高校仍采用以作品结果为导向的评估方式,忽视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思维创新和技术能力提升,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新兴数字工具的探索欲望。此外,教材更新滞后。随着数字插画技术的迅速发展,教材内容无法紧跟行业前沿,同时由于部分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对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存在局限性,无法为学生提供及时且有效的指导,从而导致学生难以在学习过程中将数字技术与设计理念有机结合。上述这些问题相互交织,成为当前高校商业插画设计教学数字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
三、基于数字技术的高校商业插画设计教学创新路径
首先,学生需要深刻理解数字技术在视觉艺术领域的深远影响。在传统插画设计中,手绘的技巧和材料的使用构成了艺术创作的核心,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插画设计的媒介和表达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商业插画不仅依赖于绘画技巧的提升,还依赖于有效的数字工具。为此,高校在商业插画教学中可以引入先进的数字绘图软件和新媒体技术,如AdobeIllustrator和Procreate,带领学生逐步掌握数字插画的各个方面,从而打破传统手绘模式的局限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创作自由以及灵感迸发的空间。同时,在商业插画设计中,数字工具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能够极大地提高设计效率并减少反复修改的成本,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关注创意本身的构建与表达,在此基础上,课程内容设计可以增加对最新插画趋势的研究,包括扁平化设计、3D建模及动画插画等,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创作思路。其次,高校可以与企业、艺术机构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项目。在实际项目中,学生不仅要完成插画作品,还需要考虑如何通过插画传达品牌理念、吸引目标受众等问题,项目完成后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和评审,通过专业的反馈帮助他们改进作品,从而提升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市场敏感度。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插画的功能与价值,促使其接触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最后,在教学评估方面,高校可以尝试采用更为灵活和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作品集评估相结合,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长,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并使他们对自己的创作保持热情与信心。
综上所述,基于数字技术的高校商业插画设计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提升了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商业思维和实战技能,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和教学评价的科学化,为高校商业插画设计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高校商业插画设计教学将继续探索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赋能人才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插画设计人才。
(作者系蚌埠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本文系2023年度蚌埠学院校级质量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商业插画专题创作”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23jyxm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