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音乐创作路径 赋能舞剧艺术全新视角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李浩然

  舞剧是一种以肢体表达和专属“舞蹈语言”为主的艺术形式,集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元素于一体,通过舞台表演展现特定人物形象、关系和情节。而在舞剧艺术的广阔天地中,音乐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美妙的旋律和灵动的节奏可以为舞者的肢体语言赋予生命和灵魂。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舞剧艺术中的音乐创作亟需冲破传统束缚,探索更广阔的创作路径,以赋能自身发展,引领观众踏上全新的艺术之旅。

  一、探索音乐革新元素,注入舞剧鲜活气息

  在探索音乐革新元素,为舞剧注入鲜活气息的过程中,音乐与舞蹈艺术的交融成为关键所在。舞剧是一种融合音乐、舞蹈、戏剧的综合艺术形式,音乐在其中是背景,是烘托气氛的工具,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此,音乐的创新探索必须立足于舞剧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紧扣剧情脉络,让舞蹈和音乐相得益彰。音乐不应仅是舞蹈动作的配角,更是深入地参与到了舞剧的叙事进程中,其通过旋律、节奏与和声的变化,塑造出多维度的艺术氛围。例如,其可以通过电子音乐、民族乐器的融入,以及声效设计等手段,营造出更为丰富的声场和情感层次。革新音乐元素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节奏的创新能极大地增强舞剧的动感与张力。传统的节奏、节拍固然经典,但创新的多元节拍和节奏组合法能够带给观众意想不到的情感冲击。例如,在现代舞剧中可以结合不规则拍子和自由节拍,甚至借鉴爵士乐、嘻哈等音乐风格中的即兴节奏元素,将舞蹈的肢体动作与这些复杂的音乐结构相互交织,形成突破传统框架的动态美感,从而通过音乐节奏与舞蹈节奏的重组,让舞者可以在自由的节奏中获得更大的表现空间,进而增加舞剧的表现力和观赏性。另一反面,旋律与和声的创新为舞剧的情感表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传统的舞剧音乐多依赖于经典的调式与和声结构,而在现代的舞剧创作中,则可以大胆引入更多异域旋律和民族音乐元素,或是加入非传统和声,以打破常规的旋律走向,创造出更为独特的音乐氛围。例如,将非西方的五声音阶、微分音等运用在舞剧音乐创作中,可以传递出不一样的文化背景和情感意蕴。同时,电子音乐技术的发展也为音乐创作提供了全新的维度,通过电子音效的混合,可以在舞剧的不同场景中构建多层次的音乐环境,创造出更为立体的视听体验。这种多元化的旋律与和声结构不仅丰富了音乐的表达形式,还为舞蹈提供了更多情感的触发点,能够引发舞者采用更为灵动、细腻的身体语言。

  二、深化音乐与舞姿协同,延展舞剧叙事边界

  在舞剧创作中,音乐与舞姿的协同关系不仅是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延展舞剧叙事边界的关键因素,深化音乐与舞姿的协同,可以赋予舞剧更丰富的情感层次和叙事张力,从而突破传统舞剧的表现框架,呈现出更广阔的叙事空间和艺术表达。具体来说,深化音乐与舞姿的协同不仅体现在情感表达的精准融合,更需要在叙事结构、情境营造、节奏把控和情绪渲染等多层面展开。首先,在舞剧创作中,音乐不应只是背景,更应成为舞姿的叙事引导者,以通过音乐与舞姿的配合,打破语言局限性,直接诉诸观众的感官与情感,从而使舞剧叙事更加自由流畅。例如,在由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民族舞剧《大禹》中,作曲家根据不同场景与情节的需要,精心设计了音乐的各个要素,使音乐成为了推动叙事的内在动力。而舞者通过精准的舞姿配合,将音乐中的情感变化具象化,赋予叙事更深的情感层次。在这里音乐不仅是氛围的营造者,更是情节发展的参与者,舞姿与音乐的协同打破了舞剧语言叙事的局限性,使故事表达更具张力与深度。其次,深化音乐与舞姿协同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在于通过节奏和韵律的相互呼应来塑造叙事节奏。音乐的节奏变化可以直接影响舞者的动作节奏,从而影响叙事的进展与情感的表达。在此过程中,音乐的节奏和舞姿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以复杂的互动关系共同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例如在经典舞剧《红色娘子军》中,革命斗争的激烈场面通过急促的音乐节奏与舞者紧凑的舞姿充分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外部环境的紧张氛围,而在相对缓慢的情感抒发段落,音乐的柔和旋律与舞者舒展的动作相得益彰,共同塑造出一种诗意的叙事节奏。同时,情感表达的深度也可以通过音乐与舞姿的协同来实现。在舞剧创作中,音乐的情感张力可以通过舞姿的延展表现出具象化,而舞姿的情感表达则需要依赖音乐的情绪渲染来实现二者的共鸣,这种协同处理可以使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舞者的情感变化。例如,在舞剧《孔雀》中,舞蹈家杨丽萍通过细腻的肢体语言表达孔雀的情感,而音乐则通过不同的音色与旋律变化为舞姿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情感维度。例如在孔雀展翅的瞬间,音乐中的高音部分与舞者舒展的动作完美契合,表达了孔雀内心的高傲与自由之情,且其通过音乐与舞姿的双重渲染,使得舞剧的叙事不再局限于具体的情节,而是通过情感的表达延展了舞剧的叙事边界。

  三、挖掘传统音乐内涵,赋予舞剧文化张力

  在现代舞剧创作中,挖掘传统音乐内涵并赋予舞剧文化张力是增强作品感染力和艺术价值的关键路径。将传统音乐融入现代舞剧创作,不是对古老旋律的简单再现,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呈现出一种超越时间的文化张力。这不仅有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舞剧这一综合艺术形式,将传统音乐的精神内涵重新诠释并呈现在观众面前。传统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精神追求,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创作者进行舞蹈创作时,首先要对传统音乐的内涵进行充分理解与深刻把握,进而直击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因此,在现代舞剧创作中,传统音乐的选择与改编不应停留于表面的旋律呈现,而应深入挖掘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以及人们的情感需求。例如,古琴音乐的悠远空灵、昆曲唱腔的婉转柔美、京剧打击乐的铿锵有力等音乐元素所传达的情感都各有不同,创作者应根据舞剧情节的发展与人物内心的变化,选择合适的音乐元素,将这些古老音乐中的情感精髓通过舞蹈的肢体语言传递出来,从而使观众不仅在视觉上受到冲击,更能在听觉与心灵上与舞者产生共鸣。其次,传统音乐与舞剧的结合必须通过现代艺术手段进行再创作。传统音乐虽然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但其形式往往与现代审美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使其在现代舞台上焕发新生,创作者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改编与创新。例如,在节奏、旋律、配器等方面进行重新编排,使其更符合现代舞蹈的节奏与氛围,同时又不失传统音乐的精髓。此外,要注意传统音乐中的文化符号与舞剧中的情感表达相互融合,以通过这种方式让音乐与舞蹈达成高度的情感共鸣与思想传递,从而极大地增强舞剧的文化厚度。

  四、培养音乐与舞剧跨界人才,拓展创作可能性

  培养音乐与舞剧跨界人才,首先需要相关院校打破学科壁垒,使音乐与舞剧的创作与教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由音乐与舞剧创作传统的分离状态转向多元融合发展,因此,应从音乐与舞剧的创作理念、技术手段、表演形式等方面进行深度探索与交融。为此高校可建立跨界课程体系,使得音乐专业的学生除深入学习音乐理论与创作技巧外,还要接受舞剧编导、舞台表演、灯光设计等方面的基础训练,从而使他们在创作中能够更好地结合视觉与听觉元素,创作出更加丰富、立体的作品。与此同时,实践教学环节也要重视跨学科合作。对此,高校可通过设立跨界工作坊、组织联合排练、编创跨界作品等方式促使音乐与舞剧专业的学生在实际创作中不断碰撞思维火花。例如,在音乐创作过程中融入舞剧的动态性和情感表达能激发出更多新的音乐创作可能;在舞剧编导过程中引入音乐创作的叙事性与结构性思维,亦能丰富舞剧的情感层次与表现力。其次,师资力量同样需要进行跨界融合。音乐与舞剧的跨界人才培养要求教师既具备扎实的学科背景,又具备较强的跨领域合作意识。因此,学校应积极引进具有跨界创作经验的教师,同时鼓励现有教师通过进修、合作等方式,提升其在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与创作能力,为音乐与舞剧的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跨界创作。最后,拓展跨界平台与资源。一方面,高校可以与艺术院团、文化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在真实的创作环境中体验跨界艺术的魅力;另一方面,可以与舞剧编导、音乐创作人、灯光设计师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创作逻辑与表达方式,拓展学生音乐创作的可能性。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的跨界艺术节或比赛,在与不同文化背景、艺术形式的碰撞中,进一步扩展创作视野,提升创作能力。

  五、融合现代科技应用,打造沉浸式观看体验

  现代舞剧音乐创作中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打造沉浸式观看体验,为观众提供全新的感官体验,从而全面提升舞剧的艺术表现力。首先,音乐创作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为观众提供身临其境的视听体验。在舞剧表演过程中,通过VR设备让观众能够进入到音乐和舞蹈构筑的虚拟世界,感受更加逼真的空间氛围。例如,2019年,英国国家芭蕾舞团的《天鹅湖》通过VR技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湖畔,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沉浸感。同时,AR技术也将虚拟元素叠加在现实世界中,使观众能够在实际舞台之外看到不同场景的变化,与音乐相呼应,形成更为立体的艺术体验。其次,数字化音效和互动技术的应用使得舞剧音乐更加灵活与多变。在现代舞剧音乐创作中,作曲家可适量使用计算机合成音效,运用多层次的声音元素来表现情感与情境的变化,以精确控制音乐的节奏与音色。例如,德国著名作曲家斯托克豪森的作品《声音环游》便通过360度的环绕音效,结合现场的舞蹈与视觉效果,让观众能够在不同的声音区域中体验不同的情绪变化。此外,实时数据处理与人工智能的介入也可以为现代舞剧的音乐创作带来全新的可能性。对此,作曲家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观众的生理数据进行实时捕捉,例如,心跳、呼吸频率等,进而根据观众的情绪波动来即时调整音乐的表现形式,真正做到“以人定音”。例如,近年来在一些实验性舞剧表演中,观众的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现场音乐的生成,观众情绪越高昂,音乐节奏越快、音调越高。这种互动性的技术应用不仅增强了表演的创造性,还让每一名观众都成为了音乐创作的一部分,极大地提升了艺术的动态表现力。

  音乐创作的拓展为舞剧艺术注入了焕然一新的视角,赋予其更广阔的表达维度。通过融合多元元素、拥抱前沿技术等方式,音乐为舞剧的叙事、情感渲染和意境营造开启了无穷可能性,音乐已不再是舞剧的附属,而是成为舞剧不可或缺的创作基石,两者交相辉映,共同奏响舞剧舞台上动人心魄的乐章。

  (作者系蚌埠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艺术学博士;本文系蚌埠学院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本土大型原创舞剧〈大禹〉的音乐研究》,课题编号:2024SK12。)